台灣人反奴隸的傳統

 

台灣人歷經四百年外來統治者的統治,在每一個朝代都有偉大的台灣人來領導反奴隸,爭自主的活動。這些活動鮮少在統治者的教育中出現,就算出現也大力加以醜化。
在日據時期,日人才瞭解台灣民族與中國民族的區別。在台灣有無台灣意識的「唐山人」他們是過去的統治者,而唐山人的個性是「愛錢、驚死、又愛面子」。但是碰到了有台灣意識的本地人義民軍,使日軍吃足苦頭。台灣義民軍有強烈的台灣鄉土觀念,個個願為台灣犧牲,所以知為何而戰,知為誰而戰,勇猛異常。
在此我們將這群人稱為「台灣民族英雄」,以下就是他們的簡記。

台灣民族英雄群譜

郭懷一

荷蘭人在1624年來佔領台灣,但是經過了二十八年,在1652年九月郭懷一所領導的農民,群起對荷蘭人革命。
荷蘭人將台灣的居民分為漢人及先住民,並促使兩者相互仇視,如此少數的荷蘭人可坐收漁利。又對先住民要求服兵役,也就是抽取「血稅」。再要求先住民出兵攻擊其他未歸順的人民。
郭懷一及絕大多數的漢人受不了荷蘭人的貪污統治,決定以武裝起來將荷蘭人驅逐。原本預計在1652年的中秋節九月十七日(陰曆八月十五日)起義。但是荷蘭人因有漢人告密者所得到的信息,所以乘郭懷一的農民部隊尚未準備完成,在九月八日發動奇襲。郭懷一的部眾是以農具,加上用竹子削尖的竹槍,對抗以毛瑟槍的荷蘭人,荷蘭人又動用所抽取的血稅,即先住民的武裝兵,強力強壓台灣人的起義。
郭懷一身先士卒,不幸中彈。於1652年九月十一日下午三時一刻殯天。郭懷一死前一直強調我們要做主人不要做奴隸。

短評

郭懷一的農民革命是由一群厭棄中國、追求自由自主、渡過黑水溝來到台灣的移民所發動的。這群人業已不同於在中國的漢人,他們不願做奴隸,不計成果,起來反抗,他們是台灣人。

朱一貴

朱一貴居住在高雄內門鄉鴨母寮(今高雄縣內門鄉)。以養鴨為業,任俠好客,有「小孟嘗」、「鴨母王」之稱,經常見到滿清政府的官員都是貪官污吏急徵暴虐,暗中結盟,伺機準備起義反清復明。
1721年春,鳳山縣令出缺,台灣知府王珍竟然派遣其次子為鳳山知縣。因派出的目的就是公然來污錢,運用官職的方便,進行大規模貪婪的私人利益活動。是年台灣地震,引起海水泛漲,民間謝神唱戲,王珍以「無故結拜」為理由,捕四十多人。又人民入山砍竹,王珍以「違禁」為理由,又抓二百多人。這些被官府所抓的人,若交了錢就放人,不交錢則打四十大板,並驅逐過海,攆回原籍。民間所擁有的耕牛、糖鋪,若要使用則必須交錢方許可營用。這種滿清官員唐山人的騷擾,台灣人民如何忍受,所以民怨四起。
三月天地會幹部黃殿、吳外、翁飛虎、李勇等十六人在朱一貴家會商革命起義。眾人推朱一貴為盟主,焚表結盟,樹立黃旗,製「大元帥朱」旗幟,又稱「中興大元帥」,正式發動革命,數小時之間,得一千餘人。時朱一貴年三十。是夜以民間無訓練、無組織的群眾,進攻岡山之塘汛 ,滿清兵逃走。又攻占新園汛、南路營、諸羅山、埤頭汛、濱榔林汛、下淡水汛等營汛。 此時南路各地,亦相繼響應,起義數日即有二萬人參加,並對台灣府城進兵。
當時滿清官方的文件是有如下的記載:「是役亙於台地南北千餘里,巨兇糾惡與脅從者,將近百萬人」。按當時台灣人口約在一百萬。
自朱一貴揭竿起義以來,僅過十三天,全台灣(台灣.鳳山.諸羅三縣)幾乎全部都落入起義革命軍手裡。在台灣各地的人,不論是否有武器,拿起鋤頭、鐮刀、菜刀、竹桿,不計成果,就攻向滿清的官屬衙門。五月初,朱一貴攻下府城(今台南),國號大明,年號「永和」,大家不約而同將那滿人的衣著即旗裝脫下、長辮剪斷,恢復明朝時的服裝及傳統漢人的髮式。
滿清在台灣的武力不堪一擊,結果從中國派來大軍渡海來台鎮壓。

短評

朱一貴所領導的革命,是全台人民起來抗暴爭自立。當時所舉出的口號是「反清復明」。滿清在台灣的統治,以三年一任的「班兵制度」、「不准攜眷」及「不築城」這種將台灣視為敵境,視台灣人為敵民的方式來來統治台灣。所以一人登高一呼即全台響應達三十萬人,這就是全民的覺醒。

林爽文

林爽文在彰化縣大里杙莊,藍興堡(即台中縣阿罩霧.今之霧峰),1774年(乾隆三十九年)林爽文成為台灣天地會的北路領袖。
滿清政府在中國任命官員,派遺來台灣就任,對業己佔據100年的台灣,仍視台灣為殖民地,台灣人為敵民。所以這些派來台灣的官員以剝削台灣人民為業,以獲得金錢為榮。
滿清政府下令解散在台灣所發起的天地會,以此為理由肆意捕捉無辜百姓,並放火焚燒民房。此時諸羅已成人間地獄。林爽文在1786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夜率眾起來抗暴,即時攻入大墩,盡殺此地的文武官員。十一月二十九日旋攻陷彰化縣城,殺知府等人。竹塹的王作、王勳(王芬)即響應起義,革命義民軍於十二月一日攻佔竹塹街。殺竹塹巡檢張芝馨。起兵僅五日就擴及至竹塹街,可見滿清在台的官員從南至北受到全台灣人的唾棄。
十二月,林爽文在彰化城內,被擁為「盟主」,改元「順天」,創建台灣農民革命政權的獨立王國。
南投.斗六各地人民也立刻加入反清行列。如此僅數日全台,除了台南府城及鹿港外,盡歸革命民軍之手。當時滿清的分化工作使鹿港的泉州系漢人,與大里的漳州系漢人不合有族群械鬥,對林爽文的起義竟然視為械鬥的延伸,失去了台灣人的立場,甘願繼續成為滿清的奴隸。
1787年十月,滿清多次增兵來台無效,所以這次調集全中國最精銳的軍隊,計有統侍衛巴圖魯一百二十餘員,湘軍二千,黔兵二千,粵西軍三千、川軍(屯練兵)二千,共有九千大兵,乘戰船艘,於十月二十九日登陸鹿港,來鎮壓台灣人的革命軍。
1788年二月初五日,福康安以侍衛烏什哈達(四川番屯)自海進,海蘭察、鄂輝自山行,而自統師至風港,越菁穿林,深入三十里。莊大田悉眾以拒。三軍會攻,自辰至午,這群勇敢的台灣人在全中國最精銳的武力攻擊下,不屈而陣亡有二千餘人。林爽文於1788年(乾隆五十三年)三月初十從容就義,時年僅三十二歲。
林爽文起義,前後經歷一年三個月,參加人數達數十萬,它是台灣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農民起義。為此項在台灣的壓制成功,滿清皇帝乾隆心滿意足,定位在其一生中的「十全武功」之一,為此自稱為「十全老人」。

短評

可惜台灣人的起義沒有國際的界入,如同時期美國對英國起義有法國人的強力的界入。不然英國可以像滿清多次派大軍來攻美。以英國國力之盛豈有眼睜睜讓美國獨立。可惜呀! 沒有國際的界入,讓台灣飽受肆虐。不然林爽文很可能成為台灣的國父。

戴潮春

戴潮春,彰化四張犁人。戴潮春以聯莊保路為名組織八卦會,替滿清官方訓練地方自衛隊,幫官兵捕盜,地方官員非常欣賞他,人數到達萬人。八卦會的名聲極好。而從中國派來的班兵又沒有戰鬥力。所以這支民間自衛武力日漸強壯。
1682年三月滿清兵備道孔昭慈到彰化,竟然殺了八卦會總理洪某人。引起八卦會的盛怒。戴潮春帶領八卦會眾,舉手一指即攻下彰化,自立為東王並以「大元帥」自居,分封諸王,又封大將軍、國師丞相等官職,設置中央政府各機關,成為獨立王國。
四月戴潮春攻鹿港、圍嘉義;後攻大甲,得而復失。八月又攻斗六門、南下嘉義。十二月滿清又從中國派兵來台,計派出水及陸二路軍攻台。最後滿清二度增兵,再從中國派出大軍。彰化、斗六門相繼被清軍攻克。戴潮春入內山,匿於大武西堡,被捕殺於北斗。

短評

戴潮春革命起義歷時三年,這是台灣人不願做奴隸的具體表現。在滿清據台213年之中,發生革命事件計有138件,三年小反五年大亂正是說明台灣人自主獨立的心態。

簡大獅

簡大獅,本名簡忠浩,淡水人。年青時開設武術館。他力氣根大,宗祠的兩只石獅子,他能舉起繞行一周。眾人稱他力大過獅,于是易名為簡大獅。
1895年日軍攻台,簡大獅聯合各地,發動二次義軍,圍攻日本業已佔據的台北城。日本人大驚,不得不再次從日本派出援軍來台。
日軍在多次增兵下,台灣北部的武裝抗日義民軍領袖,驍將紛紛亡命於中國,以期東山再起。並以廈門為基地策動支援島內的武裝抗日。日本政府對從台灣人逃到廈門十分重視,並依據實際反日情形分為二種人物,一種是堅決抗日的台灣人如林李成、蘇力、許紹文、林清秀、王振輝等加上後到的簡大獅都是從事於收集武器、連絡外國勢力、派人往返廈門、台北間或親自密行台灣等策動支援島內的武裝抗日。 另外一批人物是到達中國後就罔顧台灣的丘逢甲、林朝棟等台灣民主國的上層士紳階級的唐山人。
於1900年二月滿清政府在福建省漳州府龍溪,將從淡水逃抵廈門的台灣抗日三猛之一的簡大獅逮捕。簡大獅對滿清政府提出義正嚴辭的血淚答辯書,自認集合萬人向日本討回不共戴天之仇,血戰一百次,令日人恐懼。清國應視簡大獅為漢人屬於同一民族加以保護,不應受日方的要求將清國人交與日本。但清國政府,不為漢民族一詞所動,仍把簡大獅交給台灣總督府,而說簡大獅為日本人,把他交給日人。因此簡大獅在三月十一日被引渡押返台灣台北,在台北地方法院被判死刑,急急在三月(同月)二十九日執行絞刑於台北監獄的刑場內。

短評

簡大獅是抗日三猛之一,自認為是清國人,但是滿清政府確認為他是日本人,這種現象在21世紀的台灣與中國關係上,會重演嗎 ?

柯鐵虎

時間自1896年六月十日起至1902年八月止計六年二個月。柯鐵虎所領導的抗日組織,標明是完全不附清,在獨立口號下成立政權武裝抗日。
實際上自1895年日軍南侵時,柯鐵率眾會同簡義、陳文晃、廖璟琛、黃丑等、與日軍戰鬥于斗六門。以後多次的以武力戰鬥。
日軍第二旅團以台中一聯隊(一個團)進攻雲林之鯉魚頭、打貓東二堡一帶,報復蹂躪雲林地區,雲林支廳長松村雄之進稱: 「雲林轄下無良民」把村庄指為匪窖全部加以焚燬,在連續所謂的「掃蕩」七天之中,到處施展毫無人性的報復屠殺,在山區中遇人殺人,見屋則燒屋,婦女幼兒也在殘殺之列,此為後人所稱的「雲林大屠殺」。日人計焚燬村莊五十六處,縱火民房四千九百二十五戶,無辜百姓逾三萬名無端被殺。斗六街及石龜溪庄遭受最為慘重「雲林大屠殺」。
「雲林大屠殺」之後六月二十八日義民軍又展開活動,襲擊林杞埔並佔領其憲兵屯所。襲擊的日軍守備隊並佔領憲兵屯所。六月三十日晨柯鐵等再以迅雷不及掩耳的突擊戰猛攻斗六街,使日方守軍五百人倉惶失措,日本守備隊長佐藤少校及隊附石塚上尉臨陣退怯,率軍而敗走斗六。有八十名日軍陣亡。日本斗六守備隊長亦戰死。七月二日鐵國山義民軍圍攻南投。七月三日數百義民襲擊台中守備隊。七月四日義民襲擊北斗,義民軍相繼攻克員林、永靖。並在彰化、嘉義等地皆有義民蜂起,到處襲擊日本守備隊,殺死憲兵警察多人。七月七日.鐵國山義民軍六百餘人,長驅攻擊了鹿港街。七月十一日義民軍攻陷樹莿桐巷、大莆林等地。
柯鐵(柯鐵虎)被推為台灣鐵國山總統,率領鐵國山義民軍,堅持對日抗戰。改元「天運」,以「奉天征倭鎮守台灣鐵國山總統各路義勇軍柯」之名義發表檄文。
日本人從來就沒想到佔據台灣一年多來,殺害了無以計數的台灣人之後仍有這種以地方的武力向日本國家挑戰,損兵折將,令享有盛名的日本最偉大的武將台灣總督乃木希典顏面盡失如坐針氈,因此在1896年十二月十二日下令從新編組日本軍憲警,編成混合大軍加強火力,以絕對的優勢的日軍來殲滅台灣地方反抗,並限期三日。日軍再度發動對鐵國山的攻擊,柯鐵等一千餘人義民軍沉著應戰,日軍只憑火力及人力是無法在鐵國山順利前進,改採以長距離的大砲向鐵國山盲目猛烈砲擊。又急急再調集更多的武力。到了十二月二十五日(第十四日,早已超過三日的期限)。是夜日軍休息,義民軍並不休息而乘黑摸到日軍軍營,黑夜中開槍攻擊,日軍極度驚嚇。柯鐵及所率領的台灣義民軍對日軍火力的旺盛及兵力強大,毫不畏縮以各種方式纏鬥。以後日軍雖然付出了重大代價佔據了鐵國山,但又發覺要保有它是有極度的困難,因鐵國山的補給線是柯鐵等人以逸待勞的攻擊目標,補給線一旦中斷在鐵國山的日軍又成為柯鐵的獵殺對象。如此擁有的佔據是苦不堪言,最後日軍無法佔據,不得不撤出鐵國山。
短評
在台灣淪入日本人之手五十年中,鐵國山的武裝抗日堪稱為震驚中外之重要事件。日方調集二、三師團兵力,配合憲兵、警察,日本失守多處,傷亡頗重。有多位日軍領導者被懲戒、免官、革職及被移付軍法會議判刑。
在日本極享盛名的乃木中將,就將他的名聲栽在這一處名為鐵國山的台灣。他的鐵腕作風以後在1905年日俄戰爭中重演而犧牲了五萬名日軍。

林小貓

林小貓又名林少貓,原名林義成,世居南台灣的阿緱(今屏東)。自1895年日軍侵台,林小貓即召集義民,經常攻擊日人于阿緱、潮州之間。
林小貓以台灣人對抗日本人的名義將所有居住在台灣的漢人即河洛人不分漳泉及客家人團結起來。更進一步將先(原)住民從對抗進入合作,同為台灣人,即是先(原)住民系的台灣人與漢人系的台灣人共同對抗日本人。在這種大團結的旗幟下,攻擊日本軍隊就有極好的成績出現。
林小貓展開對日本軍業已佔有的潮州城進攻,義民軍突破日方的防守,成功攻進入潮州城。入城後進入辦務署將日本潮州辦務署署長打死。又焚燒日人統治象徵的辦務署及憲兵屯所。並在城內舉行日人受降儀式。
1898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林小貓進一步欲收復恆春城,並且直接兵臨城下展開攻擊。日軍被襲無法守住交通要道,日軍拱手讓出有戰略要塞的虎頭山。日人無法以武力曲服,所以改採和議的方式,並有不少的台奸甘心受日人利用。
林小貓以勝利者的姿態在1899年四月提出十條要求,兒玉總督對接受這要求。為取信並由阿緱廳發給「十大要求准許書」後,林小貓遂在五月二十日率領部屬下山停戰。被准許的所謂十大要求,大意是林小貓擁有後壁林之地,無需繳稅,可以擁有武器、司法獨立,不受日人約束。日人及其官吏不得往來後壁林,日本當局應支給林小貓補助金二千圓。
總督府民政局長後藤新平對林小貓的條件的內容視為有如美麗的花朵,等到有一天枯萎時將它拋棄。所以等待時機,欲將林小貓等除之。 林小貓等在有條件的招降下,在後壁林(在小港鄉東南三公里處)專心於開荒土地及經營製糖業。
在總督.兒玉源太郎及民政局長.後藤新平指使之下由總督府警察本署長.大島久滿次出面,在于1902年五月二十五日召集台南、鳳山、阿緱、蕃薯寮(旗山)四廳長及第三旅團.第十憲兵隊等幹部。下達命令消滅林小貓等原抗日義民軍,先由警方突擊林小貓宅,並有軍方在後強力支援。五月三十日清晨,鳳山廳警察隊向林小貓的住宅發動偷襲,然後發出信號,使砲兵陣地猛轟林小貓的住宅。日軍待命於後壁林、溪州的大隊人馬,立即包圍林小貓的住宅。 林小貓也毫不示弱的出來迎戰。日軍砲轟擊到日暮,然後才有膽進入林小貓的住宅。不幸這位抗日台灣民族英雄林小貓戰死于自家的前庭。
當場死亡男女及兒童共七十六人。日軍殺了林小貓還嫌不夠、同時在後壁林格殺了居民五十六人、逮捕婦人三十二人。又在鳳山、阿緱二廳的管區內繼續發動警察搜索及軍隊武力掃蕩,自五月三十日至六月四日,假藉抗日義民嫌疑犯的罪名殺了三百二十人。其他以所謂「臨時處分」名目而殺害者不可計數。曾在攻潮州城時擔任居民起義總指揮的林天福,他雖已歸順但也在被殺之內。與林小貓有親交的溪州(林園鄉溪州村)富戶楊嘉、壯丁團長林漏太、林占魁、及吳萬興、林雄生等雖業已投日,但是日本人均視為反抗者而全部被殺害。
短評
林小貓的武裝抗日是從1896年至1902年六月四日止,計六年五個月,他與北部的簡大獅及中部的柯鐵虎被台灣人讚譽稱為「抗日三猛」。日人視和議為達成消滅的過程,所以發動偷襲。又一旦被貼上抗日標籤的人,再怎樣親日、投日成為日本的走狗,都一樣成為殺戮的對象。 此事與目前有一部份人,一直在媚共、親共者戒之。

台灣客家民族英雄 吳湯興、徐驤、姜紹祖

姜紹祖 新竹北埔人,時年僅二十一歲,是開發北埔墾首姜秀鑾之孫,客家人,家巨富,日軍侵台,以一己之力散家財募勇五百名稱為「纘字軍」,訓練民軍於南嵌抗日。屢與各地義民軍首領如徐驤、吳湯興等會師。征戰於中壢、安平鎮、大湖口、枋寮等處。陣亡時年僅二十一。
吳湯興 號紹文,苗栗銅鑼灣人,清秀才,能文善武,在滿清據台時期被封為「台民統領」。他率領新竹、苗栗義民軍數萬,捍衛家鄉,進而轉戰全台,在強大日軍火力下,奮戰不懈。戰至彰化八卦山時中彈身亡。
徐驤字雲賢,號昂,新竹頭份街東興庄人,為人性剛氣壯,年十八舉秀才,文武兼備,居身清廉,1895年時年三十八,統領頭份子弟義民軍,獨當一面,勇敢無比,自新竹、苗栗、彰化、台南,沿途數十戰,勇冠三軍。轉戰各地徐驤大聲疾呼:「我們台灣孤懸於海上,清國朝廷不在乎台灣的有無,台灣是被遺棄的土地。守護台灣的只有我們台民,我們願意將我們的鮮血為台灣而流盡,我們願意將我們的頭顱為台灣而粉碎」。有人問以眷屬者,浩然答以「有天道,台灣不亡,吾眷可保。台灣亡,河山不保,遑問家乎。」
短評
客家人是台灣人,在此可見這三位台灣民族英雄,他們是以台灣為家,並不是客居台灣,奉獻出自己的生命為台灣。他們曾二度攻新竹城

西來庵革命事件 台灣民族英雄 余清芳、羅俊、江定

又稱「?吧哖革命事件」?吧哖為先(原)住民語,台灣河洛語讀DaBaNii, 後日人依音改為玉井,今台南玉井,或又稱為「余清芳事件」。

主腦人物為余清芳、羅俊和江定等三人,余清芳是代表台灣人自衛本能的抗暴,又是主持統合抗日。時間:自1915年五月 至1916年七月 計一年二個月。
此事件南北串連,包括台北、彰化、南投、嘉義與台南等地區。它算是台灣在中期的抗日革命戰爭中規模最大而且犧牲最慘烈的抗日革命。

余清芳又名余清風、字滄浪,生于1897年十一月十六日于阿緱(屏東街)。當在十七歲時,日軍入侵台灣,他也發揮了台灣精神參加抗日義民軍而轉戰於台灣南部各地。戰敗後、並利用夜間閒暇之餘,到左營的舊城公學校進修日語。自1899年(二十一歲)起,至1902年(二十四歲)之間,因懂日語之故,為日人網羅擔任台南縣巡查補之職,變成了日本警察。在擔任巡查補期間因言行中暴露出反日,引起日本警察的注意,而被革職。從此他就轉向在各地的食菜堂即齋堂出入,並擔任「隆平會」的書記,常利用其勸導佛教信徒,以爭取抗日的同志。
江定是台南楠梓仙溪竹頭崎庄 (台南縣南化鄉玉山村) 隘寮腳(在玉山村與左鎮村中間)的住民,他出身於該地方的望族,富有俠義心。1897年被舉為該地區長。在職二年有餘,于1899年因職務上格殺了庄民張椪司,卻被?吧哖(台南玉井)憲兵隊所扣押,但他趁隙脫出憲兵隊之扣禁所而逃入山中,自此從御用紳士變成為抗日鬥士。在1900年在後堀仔與下後大埔依據天險,率領四、五十名展開抗日游擊活動。時常主動出擊與日軍戰于嘉義廳的後大埔方面。後來在後倔仔(現址為台南南化鄉與高雄甲仙鄉、內門鄉之交界處)的石壁寮結茅屋居住,並糾合了甲仙埔(高雄縣甲仙鄉)隘勇及六甲方面(六甲事件的抗日逃出者羅獅、李松、林班、陳條榮、王朝枝)的抗日同伴共數十人,以待時機成熟再下山抗日。如此江定據於山中歷時十餘年,同時前來依附的人也愈來愈多,所以有「內山王」之稱。
羅俊又稱羅璧、羅秀、羅俊江、賴俊卿、賴秀、賴乘等名,他生于1854年嘉義縣他里霧五間厝社(今虎尾、斗南附近),他天資聰穎,但參加科舉不遂,也曾設帳鄉里教學,他也是漢醫,青壯年時在台灣各地行醫,參加西來庵革命起義時已是年六十二歲的長者。

西來庵的抗日革命

?余清芳以西來庵為籌謀抗日革命的基地。以修築廟字的名義公開向各界募捐。得到的錢用于革命的組織及武器的購買。另一方面結合在台中組織革命黨的羅俊,達成南北相呼應。同時余清芳也向江定表非歡迎內山王加入集體抗日行列,並將先(原)住民加入抗日。
如此三人通力革命陣營日見壯大,其同志已散佈于各地並廣及台北、台中、台南、南投、嘉義、阿緱等各廳管內。
余清芳見時機漸趨成熟,乃開始在多數同志聚集的場合以明確地方式表達獨立自主抗日的決心。以「大明慈悲國大元帥」名義揭出諭告文,號召大眾參加抗日革命並建立以台灣人慈悲治理台灣的「台灣國」。
1915年五月二十三日、由基隆港往廈門的「大仁丸」船中有一位乘客蘇東海,他是羅俊的手下,攜有大批金錢準備到廈門採購軍火。日方當局因有訓令加強偵防,認為他們攜帶鉅款行蹤可疑,即把其扣押于基隆水上警察署。蘇東海在扣禁所中抱著必死的決心,但因信件被搜出,雖然信中看不出所以然,但日警,暗中跟蹤,日警從此線索終于察明余清芳、羅俊等抗日革命黨的真相,立即連絡全台警察開始大逮捕。
台南、阿緱二廳以警察在六月二十九日出動二百七十名警力圍山八天。八天近三百人的努力竟一無所獲。到了七月六日有一隊革命同志在台南廳?吧哖支廳牛港仔山(在玉井鄉)遇到警察隊即互相開火。江定之子江憐就在此壯烈戰死。
于是余清芳、江定二首領決定即自七月九日起反守為攻,決定將日人在台殺我無辜民眾的方法反擊日人在台之眷屬,總殺死日人三十四人。

?吧哖及虎頭山大血戰

到了八月二日深夜,余清芳、江定二首領以聲東擊西之策再次率領革命同志三百餘人襲擊?吧哖支廳南庄派出所,以火焚燬官廳並殺斃日人警察及其家眷共二十餘人。八月三日又出擊大目降支廳的內仔,並以余清芳之名發出抗日出師檄文,並又獲得一千名以上的台灣人加入抗日。八月四日晨月出兵攻打台南廳?吧哖支廳,日方警察來援在望明庄的芒仔芒余清芳抗日義民遭受包圍,雙方大戰五小時,警察部隊敗走。
此時抗日革命軍已增至一千餘人,據守在距離?吧哖僅有二公里的虎頭山上豎起軍旗,擊鼓震天,以赤膊的大刀隊,進行與日本從大目降(新化鎮)派來援軍警察隊三百餘人對峙,並數次以決死的衝鋒攻向日警,雙方激戰二天。當時第六任總督安東貞美接到在芒仔芒警察隊敗戰的信息,認為這已是內戰,即下令出動軍隊。于是八月六日下午台南守備隊步兵第二聯隊派來黑田少佐所率領的步兵二中隊及山砲一中隊,日軍從正面突擊虎頭山,警察隊乃由側面攻擊。再以軍警混合部隊從背面向虎頭山進擊。如此混戰數小時,日軍無法取勝,於是日軍以大砲轟向虎頭山。山上的抗日革命軍面對著日本正規軍加上警察也不懼怕,把鐵片、小石等物裝在二門舊式的臼砲中發射,堅強戰鬥,但有三百名抗日革命軍陣亡。

報復性的?吧哖大屠殺

日本軍警在?吧哖、甲仙埔等地高懸了假的安撫政策,招呼避難在山地的民眾歸庄就業。並誘騙在逃的抗日義士如歸案者可免一死,但是一等到台灣民眾大多數歸庄之後,卻藉口要辨別善惡,即命庄民不論男女老少全數排列于庄外的廣場。又命他們攜鋤挖壕,待壕挖成,即開槍掃射,將這 些無辜的百姓全數殺害並把死屍踢下於壕內。合理估計有五、六千人中其毒手而殉難。這又稱為「?吧哖大屠殺」。

台灣民族英雄余清芳等永垂青史

接到余清芳遭捕報告的總督府、即開設了「台南臨時法院」,自八月二十五日至十月三十日乃審判了被捕抗日義士共達一千九五十七人。其中被判死刑者余清芳、羅俊、蘇得志、鄭利記、張重三、林庭綿、卓銅、李保外、黃旺等義士八百六十六人、有期徒到四百五十三人、行政處分(即業已被殺身亡者)二百四十一人、不起訴處分三百零三人、無罪八十六人、其他八人。受刑同志皆態度從容,視死如歸,無一要求保命。余清芳被處死時面帶笑容,從容就義,年僅三十七歲。

其後、因日本本國的報界及帝國議會對于台灣總督一次判決有八百六十六人死刑的反彈。於是總督.安東貞美為了安撫國內,藉大正天皇登基為由,於同年十一月頒佈了「特赦令」,宣告赦免死刑。以致被判死刑的義士之中,除去已受刑者九十五人之外的七百七十一人才得減為無期徒刑。
但是尚有一位領袖內山王江定,他仍率領二百名革命同志在阿緱廳內山方面的後倔仔溪、楠梓仙溪及台南廳管內的羌黃溪方面活動。時常移動於廣至五、六十方公里的深山地帶,不愧為內山王,在山中江定能生存。因此不論警察隊人力如何龐大,火力如何充沛,再的搜查只是疲于奔命。于是總督府當局乃改為採用誘降方式,並出現一群走狗幫兇。
這些走狗台奸以三寸不爛之舌保証降後能安全無事。江定鑑于二、三百人的革命同志困在山中已久。同時糧食、子彈等各種補給也已缺乏,遂決意下山向?吧哖支廳歸順。至1916年五月一日為止、如此被誘騙而下山歸順的抗日義士共達二百七十二人。但是誘降工作既畢,台灣總督府卻露出猙獰面目。即把江定等義士十三人扣押于?吧哖支廳。潘春香等義士四十七人扣押于甲仙埔支廳。其他有義士二百二十七人被捕後,無一人回到家中,據傳全部被警察活埋坑殺。總督府又在1916年七月二日、假台南地方法院宣告江定以下三十七人被處死刑、有期徒刑十四人。江定等抗日義士於九月十三日在台南監獄被處死于絞首台上。這次又有三十七人被判死刑,加上余清芳有八百六十六人被判死刑,所以整個西來庵事件被判死刑超過千人,人數之多是証明日人的殘暴。
短評
日軍自1895年五月二十九日入侵台灣以來到西來庵革命事件的1916年五月一日止總共有二十一年,此二十一年是台灣人以武裝對日抗戰。台灣人何其不幸面對著效率極高的日本帝國主義者、優勢武器、訓練精良的軍隊、毫無留情的集體屠殺,屢敗屢戰,不屈不撓,原同屬漢民族尚不加以援助,甚至聲援亦無,內又有台奸甘為走狗,在孤立無助的情況下,追求自主、自由、平等仍舊以各種飛蛾撲火的方法,奮起武裝抗日二十一年,這就是先民的記錄。

霧社事件抗日英雄莫那魯道

在滿清據台時期,台灣的先(原)住民擁有自己的土地、自己的人民及管理權。他與清國劃定界線稱之為隘勇線,也就是國界之意,台灣有十分之九的土地並非在清國統治之下,也就是在隘勇線外,以發生在1871年牡丹社事件為例,日本琉球宮古島五十四人被先(原)住民殺害,日人向滿清政府交涉,滿清軍機大臣吏部尚書以「生番既屬我國化外,問罪不問罪,由貴國來裁奪」。這就是清國官方對台灣土地的看法,這條隘勇線隨著漢人大量的移民也開始推進,但日本人來了之後局勢為之大變。
莫那魯道曾在1911年前往日本參觀,當時他發現台灣的日本警察比不上日本本土的警察甚遠,平日恃勢凌人的態度,讓人氣憤。他在1920年及1925年有二次計畫反日,但皆不成而被日人列為「不良蕃」。到了1930年(昭和五年)十月二十七日終于爆發轟動世界的「霧社事件」。
日本政府為優待日本人到台灣山地工作,除正式警察外,其他入山勞工皆一律給以警察或隘勇名義,故凡木匠、泥水匠、鐵匠、蓆匠等無不人人皆警,是故日本浪人惡徒趨之若鶩。又因工程關係,身著警察製服之日人遍地皆是。先(原)住民積年累月的被壓迫剝削,強制勞役、遲發工錢及日本警察誘姦山地婦女而後再把其遺棄等為導火線。莫那魯道率領山胞三百餘人,1930年(昭和五年)十月二十七日在早晨群起對統治者起義。分隊襲擊附近的警察分駐所十三處。同時進襲霧杜警察分室、學校、郵政局、日本人官舍等。砍殺了各地警察及霧杜公學校舉行秋季運動會的日本人一百三十六名,又殺傷了二百十五人,替同胞洩憤。泰雅族人霧社起義後即切斷各通往外地的電話線,又派一隊進攻至眉溪。山胞起義軍佔領霧社三天,獲取武器彈藥後才退入馬赫坡溪上游馬赫坡大岩窟與日軍抗戰。
日軍就不顧人道,乃使用飛機散佈二種毒氣,該毒氣會使及膚產生水泡,逐漸腐爛。同時再以大軍猛攻山胞居住地區、苦戰月餘而施展報復性的大屠殺、殺害了山地同胞一千餘人。同時日軍亦有戰死二十八名,負傷二十四名。到了同年十月三十一日,抗日首領莫那魯道看敵我情勢,知大勢已去,食物不足但尚可在山地狩獵,猶圖力拼至最後。但發覺平日所醃製的肉醬業已用罄,也就是最重要的必需品「鹽」無法獲得,乃勸說一家大小二十四人全部不願受辱而存活,以自縊方式死於凱璣恩(kaichion)茅屋裡,他自己也以手槍自殺之,這可歌可泣的台灣民族英雄起義霧社事件才告終結。
「霧社起義事件」結束後,又連續發生1931年「悲似丹事件」,1932年「大關山事件」及「逢阪分駐所襲擊事件」等。前仆後繼都是先(原)住民系台灣人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不得不採用以卵擊石的方法,奮起抗日的英勇義舉。

蔣渭水 ?

蔣渭水出生于1891年二月八日,1931年八月五日亡,享年四十一。字雪谷,宜蘭人,父鴻章,以相命為業,所以幼時曾任乩童,但發覺乩童之工作並未替神傳達旨意,反而誤導來求神開導的人,因此對神明永不回頭,以後對迷信、惡習更是抨擊。
十七歲入宜蘭公學校(小學),只讀了三年即考入台北醫學校,1918年此校改稱為台北醫學專門學校,為台大醫學院之前身。在校期間接受了現代醫學教育,同時也產生了「政治熱」,在學時領導校內外學生從事一些充滿民族意識的反抗行為,在異族統治下此種行為是具有勇氣並受到同學的愛戴,曾因毆打日人而被禁足兩星期;也曾在艋舺舉行學生大會,與和尚洲水湳庄舉行柑園會議,痛斥日本當局的壓迫,並鼓吹民主革命。1915年以總平均第二名的成績畢業。次年他在台北市大稻埕太平町開設「大安醫院」(現址為延平北路義美食品)。醫院的所得完全奉獻出來從事台灣人的民族自救運動與文化運動。 對台灣民族自決思想及反帝反殖民地的目標十分強烈。
蔣渭水于1920年成立文化公司,多次參加議會請願運動,成立台灣文化協會,治警事件,在1927年成立台灣有史以來第一個政黨「台灣民眾黨」,組織台灣工友會總聯盟等多項為台灣人無條件的獻出。在入獄後由熱心的民主運動者變成了一位革命鬥士。以「同胞須團結,團結真有力」的口號來解除內部的紛爭,免得讓統治者漁翁得利。
他是具有最純潔的理想主義精神者,一生受日人拘捕、囚禁十餘次,也都沒有改變其為台灣奮鬥努力的立場,也就是一生具有「徹底的特質和不妥協的精神」,不妥協可說是敵我分明,無中間地帶,也就是造成政治家與政客的分水嶺。所謂「徹底的特質和不妥協的精神」在此說明漢文化中的中庸之道即是妥協的原動力。大安醫院也變成當時同志的集合所、食堂、旅社。眾所周知他是台灣工友總聯盟的「產婆」但在各種場合,他卻不以領袖自居,在拍照時也從不坐在中間位置,在各種運動上,他都站在最前線上,表現最積極,且為實際的中心人物,但卻處處避免以「英雄」、「領袖」自居,蔣渭水這種無「頭目思想」、無「領袖慾」、無「英雄主義」的做法與修養,使他成為公認的領袖。他受到全體台灣人的激賞,被尊稱為「台灣人的救主」。
蔣渭水致力於喚醒台人的工作,為台灣政治社會運動鞠躬盡瘁。從1921年蔣渭水響應議會請願運動後,漸漸成為一個本土運動者。以台灣為基地所從事的抗日運動而言,蔣渭水成為本土運動的擎天柱。蔣渭水所領導的民眾黨也成為本土運動的主要團體。本土運動不僅要如文化協會的啟蒙民眾、喚醒民眾外,尚有組織民眾、訓練民眾,其所做的不僅如議會請願運動、文化協會等所曾做的更加深入而擴大,並對島內外的大事提出具體批判與主張。其最終目標是為台灣人全體在政治的、經濟的、社會的解放。就其主張、關係及本質而論,它是一種徹底而不受隸屬的民族運動,所以本土運動,亦即是台灣人的民族運動。蔣渭水他是台灣民族運動、台灣本土運動的推動者,也是這運動的犧牲者。
蔣渭水終其一生,以做一個「台灣人」而自豪,他從未說過他是「中國人」。

好兄弟

台灣四百年來的開拓史,首先是西歐來的荷蘭人,從1624年起以武力、屠殺先住民,接著屠殺郭懷一等人的農民起義,也就是對漢人移民的殘殺。此後的各個時代也同樣,台灣都受到統治者以血腥的殺戮來管理台灣。尤其滿清據台二百一十三年中,發生了「三年小反五年大亂」、「分類械鬥」以及先(原)住民遭受屠殺,這種遍地死屍的一直不斷重復在全台各地發生。
日據時期同樣地發生勇敢的台灣人「七年浴血抗日」、「十四年武裝起義」、「雲林大屠殺」、「阿公店大虐殺」、「?吧哖大屠殺」等等不可勝數的集體屠殺。這些遍佈全台各地的被殺的台灣人,統治者絕對不會給被殺者立碑建廟,滿清時期建了不少義民廟是為「滿清義民」,絕對不是革命義民軍。 到了兩蔣時期尤其是「二二八大屠殺」將這些死於路旁、郊野的無名屍體,由各地各村莊將合葬,並建立一墓碑「大墓公」、「有應公」等名稱。台灣人有句諺語說「田頭田尾土地公,莊頭莊尾大墓公」。可見大墓公數量之多與土地公等量。這是台灣歷史上受外來統治者屠殺後的特有景象。

在道路上及荒地上撿拾來的枯骨,其所收藏的祠廟,大多建立在山地、鄉村、田園、道路旁,最多是在墓地附近,規模很小,像土地公,這類祠廟,一般僅立有神牌位,其大部分是奉祀枯骨骸骨,某些骨骸放進骨壇裡,叫做「金斗」,故有應公廟又稱「金斗廟」﹔再因它供祀著無主之枯骨,故亦稱「千家祠」、「大眾廟」等等。
這群為台灣而犧牲生命的無名戰士之公墓,到了二十一世紀尚不能正式進入台灣的忠烈祠,在外來統治者下這種「大墓公」「有應公」就是台灣人對他們的敬意。只要注意它在台灣四處都有,可見我們的的祖先反抗外來統治者之熾烈,和外來統治者大屠殺台灣人祖先之慘。
因此台灣人產生了另一個節日就是「普渡」,對於祭祀「大墓公」、「有應公」台灣各地年年熱烈進行,每逢農曆自七月十四日至三十日,台灣各個角落都為普渡而忙。其所祭拜的神位稱為「好兄弟」。
台灣人在明的無法對為台灣犧牲性命建立大廟或奉祀在忠烈祠之中,所以大家不約而同地在暗地裡,將這群無名英雄加以祭拜。這為的是告訴後代勿忘了先民為我們的付出。目前可以看到的每年的普渡是何等的規模,而且是全台灣各地同時舉行。請注意在中國並沒有這個節日,這就是前人所留下的教育,叫我們一代告訴一代。台灣人愛台灣,不接受外來統治者的毒性、奴性宣傳,所以數百年來民間所留傳至今,反統治者的行動就是每年七月十五所拜的「好兄弟」。

台灣人是中國革命之母

孫中山即孫文在1897年派陳少白來台灣成立了「興中會台北分會」,為什麼要在台灣成立興中會,理由得簡單,因當時台灣是世界上最多華僑的地方,所以在這個地方募得到款,並且可以得到各種協助。
1900年孫中山來台灣並設立革命指揮所,主持在中國的惠州起義。因在台灣可得到金錢外,日本的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也願提供武力協助。
1905年成立在日本同盟會,當時台灣是日本的一部份。有許多台灣人在東京出錢出力甚多。後來台灣人羅福星即加入同盟會。孫中山發動革命,經費龐大,經費的來源是孫中山發行的債券,台灣人在華僑中又是屬於高所得的人,所以購買債券者不少。除了金錢的支援外,也有直接參與革命行動。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中的二十八位是海外華僑,接近四成,由此可見海外華僑對中國革命的貢獻極大。  
1910年11月孫中山在新加坡附近檳榔嶼開會,會中他說:「華僑是革命之母。」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華僑是中國革命的原動力。而華僑最多的地方就是台灣,換而言之台灣人可稱為是中國革命之母。 可惜的是到了1947年台灣人就遭受中國人的大屠殺。可說忘恩負義至極。

在二二八大屠殺時在台中有一位廖進平先生,他是與林獻堂先生等合力創造了台中一中。在他被國民黨軍強加綁走時,發現一份文件是他捐給孫中山5萬日元。但是國民黨軍就是忘恩負義,把這位廖進平也槍殺了。

清朝時武職駐防的地方叫「汛地」即詰訊往來行人的處所。

史明 台灣人四百年史 p456 – p464

黃煌雄 蔣渭水傳 – 台灣的先知先覺

Copyright © 2003 Taiwanus.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