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網> 評論專欄>張顯耀不是班迪 馬英九也不是詹森 (施正鋒)
張顯耀不是班迪 馬英九也不是詹森 (施正鋒)

[台灣時報專論 ]

[2014-09-02 16:42:48]

 

 經過十天的連續劇般發展,前陸委會副主委張顯耀下台案的拼圖像大致浮現。被要求走人的張顯耀的劇碼是忠良被迫害,馬英九總統則是被小人蒙蔽的昏君,陸委會主委王郁琦假傳聖旨,當然,最有賣點的是呼之欲出的神秘人國安會秘書長金溥聰。然而,當總統府出面澄清張顯耀的去職是王郁琦的提議、「絕非國安會秘書長指示」,表示總統已經概括承受人事任免的政治責任。

 根據報導,引爆點是馬英九當面質疑張顯耀,為何中國國台辦主任張志軍來台與三位市長的見面未能公開。不管是王郁琦誤導、還是馬英九健忘,既然在會議上被總統斥責、又無法取得諒解跟信任,理當自我請辭,卻還推託長官換人、抱怨長官無情無義,可見起碼的政治倫理都沒有。當他以「過去在宋團隊時可以如何云云」來抗拒王郁琦在運作上的訓示,辯解有無手諭、或是口諭,甚至於反問「紅線是長官設的」,看起來哀兵、其實是悍將。

 台灣脫離威權體制才二十多年,思考不免受制於封建時代的君臣之道,讓我們介紹先後在美國總統甘乃迪、及詹森任內擔任國家安全顧問的班迪(McGeorge Bundy),提供大家想像空間。班迪畢業於耶魯大學數學系,沒有研究所的學位、也沒有修過政治學,由年輕學人、講師、一路取得終身職,在三十一歲被哈佛大學聘為人文社會科學院長,連化學出身的校長都認為難以致信。班迪因近視報考軍官受挫,乾脆把整個視力表背下來,在諾曼地登時擔任陸軍情報官。他在甘乃迪參議員擔任哈佛監事之際被賞識,大選時幫忙找學者獻策,四十一歲進入白宮負責外交協調,而總統也不過四十三歲,兩人水乳交融。

 甘乃迪上台後受不了國務院的消極,特別是在臉色無光的豬玀灣事件後,因此訓令班迪進行整頓,展開有名的所謂「感恩節屠殺」,特別是頭角崢嶸、公開唱反調的次卿鮑爾斯,甘乃迪封了一個明升暗降的頭銜「亞非拉事務特別大使及顧問」。詹森在甘乃迪遇刺後接任總統,拜託老班底留下來輔佐,聽說班迪的媽媽來華府看兒子,還邀請她到總統辦公室聊天,受寵若驚的兒子當然繼續賣命。只不過,國會議員出身的詹森雖然立法有一套,未必有耐性瞭解細節,幕僚一看老闆的表情就知難而退,政策規劃往往是有溝沒有通,頤指氣使更埋下嫌隙。

 越戰逐漸高昇之際,詹森不希望內政受到外交爭議干擾,因此刻意派班迪到多明尼加共和國去調停,避開原先預定的辯論。班迪回來,還是上電視跟反戰的知名國際關係學者摩根索辯論,詹森看了臉色發青,立即派新聞官去叫他辭職。儘管時代週刊在封面故事捧他為總統倚重的「學界的大使」,班迪知道他跨越那條紅線了。詹森雖然並未公開發作,不過,此後老是忘記、或是念錯他的名字,加上總統夫人沒有好臉色,他就知道必須捲鋪蓋了。

 幾個月後,詹森未加徵詢就安排班迪去擔任福特基金會的董事,他想了兩個禮拜,終於接受,不過,懇求總統讓他待到次年二月再走。好聚好散,詹森作順水人情,還要班迪跟董事會打個招呼,有必要的時候總統會請他出特別任務。可惜,張顯耀不是班迪,而馬英九也不是詹森。班迪的老婆還蠻喜歡紐約的步調,誰叫張顯耀目前是單身。

(作者為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教授)

發佈日期: 2014-08-28 00:10:00


台灣新聞
社區新聞
美國新聞
國際新聞
中國新聞
財經新聞
體育新聞
科技新聞
評論專欄
健康新聞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