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網> 社區新聞>搶生美國人// 中國孕婦赴美生產 美掃蕩非法仲介
搶生美國人// 中國孕婦赴美生產 美掃蕩非法仲介

[自由時報]

[2015-03-05 19:57:43]

 

搶生美國人// 中國孕婦赴美生產 美掃蕩非法仲介

突襲月子中心 搜索37處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美國聯邦執法機關三日突擊南加州洛杉磯等三郡三十七處坐月子中心,打擊非法仲介中國孕婦赴美生產的業者,這些仲介商收費一萬五到八萬美元不等,客戶以中國有錢婦女為主,她們到美國生產多半是為了讓孩子擁有美國籍,日後方便依親移民。

美國國土安全部國內安全調查處(HSI)幹員,三日突擊南加州卡萊爾公寓等卅七家坐月子中心。(路透)

突擊行動由國土安全部轄下移民暨海關執法局(ICE)主導,搜索爾灣市、庫卡蒙格牧場市、羅蘭崗和核桃市等地設於住宅區公寓的坐月子中心。這些坐月子中心違反使用分區規定,早已引起居民不斷抗議。ICE四日表示,這次突擊只執行搜索令,蒐集多項可能與犯罪有關的證據,包括簽證和稅務詐欺、洗錢和共謀,尚未逮捕任何人。

打擊生產旅遊 歷來最大

這是美國歷來最大規模打擊「生產旅遊」行動,鎖定對象為業者而非孕婦。美國生產旅遊過去以墨西哥人為大宗,雖然官方沒有數據統計,但根據華府民間團體「移民研究中心」指出,一年有高達四萬名這類寶寶在美國誕生。

「生產旅遊」不盡然違法,美國也未禁止孕婦前來旅遊,但業者教孕婦在預產期前兩到三個月便赴美,衣著儘量寬鬆以便遮掩肚子,還指導如何謊稱赴美目的,以便取得觀光簽證,此舉涉及簽證詐欺。許多中國孕婦謊稱失業,在醫院生產時僅需支付低收入戶四千美元的醫療費,涉及醫療詐欺。

執法部門去年接獲匿名線報後,派幹員佯裝成孕婦在爾灣一家坐月子中心臥底調查。業者搭配在中國的「指導員」,協助她假造收入、學歷證明,還提醒她要從夏威夷、拉斯維加斯等熱門觀光地點入境,不要直接從通關審驗較嚴格的洛杉磯入境。

一家業者 兩年接生400人

「生產旅遊」業者多半集中加州,依吃、住等級和所需中文保母人數,收取少則一萬五千、多則六萬到八萬美元,有的還包括迪士尼樂園、購物等休閒行程,醫療費另計。外籍孕婦在美國生下的孩子自動成為公民,享有教育、醫療等福利,滿二十一歲後父母又可依親移民,因此這些孩子又有「定錨寶寶」之稱。

法院文件指出,一家業者單是二○一三年從中國的銀行帳戶就收到一百五十萬美元,該公司在橘郡使用的一家醫院,二○一三年至今就有逾四百名寶寶出生。還有業者甚至承諾,若客戶無法進入美國,保證退費。

搶生美國人 中婦赴美產子 10年增百倍

編譯李信漢/綜合報導〕美國聯邦執法人員三日突襲南加州坐月子中心,宣示美國當局打擊中國孕婦赴美「生育旅行」的歪風。而根據中國媒體報導,預估不到十年,到美國生子的中國孕婦人數將成長一百倍。

「優孕美國」網站(yyusa.com)提供安排赴美生產服務,以中國婦女為主要招攬對象。但三日遭調查後,不僅已將網站註銷,還將微博內容全數刪除,客服人員也對洽詢者表示已不接單。(美聯社)

孩子可取美籍 享先進教育資源

中國人到美國產子的主要考量因素,是美國高質量的教育資源。一名從事仲介的業務人員指出,在美國出生的孩子可享受先進的教育資源,且州政府會對州民提供優惠學費,並享有進入知名學府的優先資格。相較於出國留學,不僅門檻較低,學費也更划算。美國憲法規定,凡是在美國出生的嬰兒都自動獲得居留權,因此許多中國白領階級夫妻選擇到美國產子。

據《環球》雜誌報導,二○○七年中國孕婦到美國生子人數約在六百人左右,一二年已突破一萬人。《時代周報》則報導,據中國民間組織「母嬰管理學會」統計,二○一三年赴美產子人數達兩萬人,一四年估計達三萬人,一五年更將達到五至六萬人。另外,根據加州橘郡的一份法庭文件顯示,過去兩年內,橘郡各醫院接生中國來的嬰兒超過四百人,而有一些仲介機構趁機從中賺取豐厚利潤。

廣告「給我十萬 還你九八○萬」

《時代周報》還指出,一家代辦赴美產子業務的仲介機構,直接在網站上打出廣告︰「給我(人民幣)十萬(約台幣五十萬),還你一個價值九八○萬(約台幣四九六二萬)的美國寶寶。」而這個價值「九八○萬元」的美國寶寶,大部分計算的是中國人在美國接受教育的成本收益。

以加州大學體系來說,就有柏克萊、洛杉磯、聖地牙哥等世界知名學府。柏克萊分校對州內學生收取學費約一萬兩千美元(約台幣三十八萬元),州外學生卻高達三萬五千美元(約台幣一一○萬元);因此,把孩子生在美國,既有利於孩子未來的發展,又能實現未來家庭移民的目的。

受不了中國空污 寧花錢到美生產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中國連年的霧霾問題。一些懷孕婦女受不了中國的空氣污染及劣質奶粉,寧可花錢到美國生產。最近因調查空氣污染的紀錄片《穹頂之下》而受到高度關注的前央視記者柴靜,一三年就因赴美產子,引發輿論對她的批評。

台灣新聞
社區新聞
美國新聞
國際新聞
中國新聞
財經新聞
體育新聞
科技新聞
評論專欄
健康新聞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