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網> 台灣新聞>【影音】20160921何敬堯演講「台灣的妖怪在哪裡?」-福氣的臺灣人聚會217次-臺灣人權文化協會
【影音】20160921何敬堯演講「台灣的妖怪在哪裡?」-福氣的臺灣人聚會217次-臺灣人權文化協會

[原著]

[2016-09-27 03:33:18]

 

【福氣的臺灣人】第217次聚會影音全紀錄

臺灣人權文化協會與歷史教師深根聯盟、靜宜大學臺灣研究中心一起合辦《文青水曜日,島嶼文化講堂》,此講堂的演講延續「福氣的台灣人聚會」場次。

本場演講訊息:
【時間】2016.09.21 (週三) 晚上 6:30~8:30
【地點】臺中市文化中心地下一樓視聽放映室 (臺中市西區英才路600號)
【主題】台灣的妖怪在哪裡?
【主講人】何敬堯 
  FB活動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763505687253595/

—————————————

演講摘要:

臺灣,有妖怪、或鬼怪嗎?
記憶中,除了虎姑婆、魔神仔、林投姊、人面魚……這些妖鬼之外,你還知道臺灣有什麼妖魔鬼怪?
如果絞盡腦汁也想不出其他,可能就會開始說,不要講臺灣啦,其他的妖怪還有很多種啊,像是狐狸精、《山海經》裡的鮫人族、或者是日本的雪女、河童、天狗,要不然就是歐洲的吸血鬼、噴火龍等等,而且這些妖怪還具有某種特殊能力,外貌還超酷……講起這些國外的妖怪,我們可能還比談論臺灣的妖魔傳說還要熟悉、還要充滿熱情。
其實一直以來,來自中國、日本、西方的妖怪們,都在「殖民」著我們腦海中對於「妖魔鬼怪」的幻想世界。
就算是家喻戶曉的臺灣傳說「虎姑婆」,現在又有幾人能完整地說出這則故事呢?甚至可能講一講,忘了故事內容,為了填補劇情,就開始說:「這個故事就像〈小紅帽〉,有恐怖的大野狼會吃掉小孩子。」
會不會有一天,我們都只記得〈小紅帽〉,而遺忘了〈虎姑婆〉?有誰還能將「林投姐」、「蛇郎君」的故事倒背如流?
是否,未來有一天,臺灣島上的妖魔鬼怪,將被來自外國的「強勢種」排擠,併吞了生存空間,最終走投無路,百年之後再也沒有屬於我們島嶼的妖魔傳說?
其實,「進口」這些外國的妖魔鬼怪與童話傳說,並非一件糟糕的事情。我們耳熟能詳的各種日本妖怪,真的完全產自日本嗎?
事實上,有70%的日本妖怪源自於中國,20%的妖怪來自於印度,只有最後的10%才是土生土長於日本。而這些「進口」的妖怪,經過日本的「在地化」之後,才慢慢蛻變出具備日式色彩的妖怪;例如「天狗」,原先只是《山海經》書中彷如狐狸、山貓的生物,但經過日本人的「加工」,混合佛教的要素,才成為「長鼻子,有翅膀,穿和服,腳踏木屐,會抓小孩的奇異怪物」。
或者是日本男鹿半島名聞遐邇的「生剝祭典」,年輕人會頭戴紅鬼面具、身披棕色蓑衣,巡遊各處家戶來祈願消災。在他們的傳說中,朱面獠牙的「生剝鬼」,就是中國的漢武帝與西王母乘坐飛天馬車來到此地,同行帶來的五隻蝙蝠化身而成的鬼怪。
可能有人會提議,既然臺灣妖怪那麼稀少,我們也將外國的妖怪進行「改造」,如同〈虎姑婆〉、〈蛇郎君〉來自中國閩南,將這些外來文化的妖魔鬼怪「加工」之後,成為臺灣的故事吧!
可是,如果只是如此,總讓人有些氣餒,垂頭喪氣。原來臺灣島上,並沒有什麼可以自傲的妖怪傳說?
不過,請等一等,不要太快下結論,你確定這個「前提」是正確的概念?
臺灣的妖怪,真的很稀少?誰能斬釘截鐵肯定?
只因為不曾聽聞,就斷定不存在,只因為不曾見識,就結論「沒有」?這是否太過武斷?
但是,為了要見證臺灣千百年以來的妖怪蹤跡,我們也無法請「哆啦A夢」拿出「時光機」,跳入過往的歷史裡,像「魔物獵人」般,追蹤著妖精們留下的足印。可是,依然有些辦法,能夠帶領我們回到過去,尋覓那些早已被我們遺忘的「X檔案」。
臺灣島的「X檔案」,就夾藏在這幾百年以來的古書、文獻的扉頁之間。
例如,《熱蘭遮城日誌》、《巴達維亞城日記》、「臺灣島的四庫全書」之美稱的「臺灣文獻叢刊」、日本時代的民俗學與人類學書冊、《蕃族調查報告書》、《臺灣日日新報》、《三六九小報》……等等各式各樣的歷史文獻,都遺留著屬於臺灣島上「妖魔鬼怪」的蛛絲馬跡。
例如,臺灣島的怪譚故事,可以回顧到三百多年前清代的「地方志」書寫。
自從西元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清廷政府為了統治臺灣,所以歷任官員都要派人訪查海島上的民情風俗,許多官吏與文人也相繼以地方志、日誌、遊記的形式,詳實地描述臺灣島的疆域、氣候、歷史。
在眾百本志書中的「災祥篇」,便紀錄了非常豐富的鯤島怪譚,例如魔鱷上岸、海中妖蛇、天星詭變、三陽同出、島嶼深山中藏匿著各種恐怖魔神,每一篇皆是不可思議的驚悚奇事。
當時,清廷官員秉持著「采風」的精神,才將這些怪事收錄進志書中,並且也只將這些奇談,視為清政府「風化善教」、「民變天災」的佐證。譬如,魔鱷橫死,便象徵鄭氏王朝的覆滅,而婆娑鳥現身,正是代表林爽文事變的預兆。
這些奇譚異事,雖然是在清廷的意識形態下被採錄,但每種故事,都有重新去詮釋、欣賞的空間,不應該只被視為無稽之談。
不過,非歷史科系出身的我,所能掌握、理解的資料也僅僅是九牛一毛,若添加上1945年~現今的妖怪奇譚,數量可能還會更加龐大――還有更寬廣的奇幻世界,等待著探勘。
回到剛才的提問:「臺灣的妖怪真的很稀少?」
我們不能因為不曾聽聞、不曾見識,就將這些曾經流傳臺灣島上的怪物故事一筆勾銷。
臺灣有沒有妖怪?
臺灣的妖怪文化,是否也能成為大眾文化、流行風潮呢?
如果講到妖怪,我們總會被問到:「你相不相信妖魔鬼怪的存在?」但對於我,則更想詢問:
「你相不相信臺灣土地上,也有我們自己的妖魔鬼怪?」

—————————————
講者簡介:

.一九八五年出生,臺中人,專職寫作。臺灣大學外文系、清大臺灣文學研究所畢業。
.作品榮獲全球華文青年文學獎、臺大文學獎、臺北縣文學獎,以《盡頭之濱》入圍臺灣推理作家小說獎。
.美國佛蒙特藝術中心駐村作家。
.曾任電影工作室編劇、採訪記者、作文教師。
.曾獲全球華文青年文學獎優選。
.創作風格融鑄奇幻、推理、歷史,首部小說《幻之港――塗角窟異夢錄》榮獲文化部年度新秀文學獎、BFT國際版權英文刊物二○一五年十大推薦書、博客來當月選書。
.評論集《逆光的歷史》獲臺灣文學館論文獎。
.推理小說集《怪物們的迷宮》榮獲二○一五年度國藝會創作獎。

—————————————

《文青水曜日,島嶼文化講堂》
簡介:臺灣許多的人文歷史值得這個美麗島嶼上的人們來認識,但因過去的殖民壓迫、高壓統治,使得當時的人們無法享受到本土人文歷史的滋潤。現今社會步入民主化,這豐富的人文內涵需要回到人們的生活當中,因此我們舉辦《島嶼文化講堂》,希望藉由一場又一場的演講,來補足體制教育的縫隙,並為臺灣的文化注入普世價值的人權觀。人文歷史是社會的靈魂,過去空白的部分,希望透過與您分享的內容,一起來填滿,《島嶼文化講堂》期待您的蒞臨!

目的:《島嶼文化講堂》為社會教育,並以公眾性為主,目的在深化臺灣人們的文化內涵,及推動人權的普世價值,希望藉此培養具有人權內涵的臺灣文化。

 



臺灣人權文化協會 twhrca.org      







台灣新聞
社區新聞
美國新聞
國際新聞
中國新聞
財經新聞
體育新聞
科技新聞
評論專欄
健康新聞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