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網> 科技新聞>經濟部不要讓小英總統的政見只能夢裡相見
經濟部不要讓小英總統的政見只能夢裡相見

[民報時事專欄]

[2017-02-28 02:52:07]

 

[完整介紹]
淡江大學產業經濟系與經濟系合聘副教授
「新農業」是五大創新產業後被加入的重要目標之一,然而,近來台灣水庫因蓄水量不足,使得經濟部水利署協調農委會於桃園、石門、新竹、苗栗水利會全灌區及臺中水利會大安溪下灌區開放農民得於今年放寬申報兩期稻作休耕補貼,以減低農業用水需求。圖為桃園石門水庫。圖/取材自 pixabay (CC0)

行政院主計總處於2月15日公布「台灣去年的全年經濟成長率1.50%,每人 GDP 2萬2,530美元。同時,預測今年經濟成長1.92%,每人 GDP 2萬3,827美元。」綜觀以上數字,新政府未來的施政要讓全民有感,猶如「阿婆仔生小孩」。因此,新政府預計規劃總金額可能達兆元的前瞻性基礎建設,希望可以帶動讓人民有感的經濟成長。若前瞻性的基礎建設規劃得當,一方面公部門的積極投入可以驅動民間投資與就業,讓人民對未來有期待,進而帶動民間消費與投資動能。一方面可以為台灣下個世代所需要的基礎建設鋪路,讓台灣的經濟可以永續成長。

早在前瞻性的基礎建設被提出前,行政院去年七月已敲定從今年(106年度)1,078.5億元的科技預算中提出100億元,全力發展包含亞洲矽谷、生技醫療、綠能科技、智慧機械及國防航太等五大創新產業,再加上新農業、循環經濟的「五加二」計畫。在五加二的計畫中,已有將許多當前或未來世代的產業趨勢納入考慮,希望如小英總統就職當天對全民的承諾一樣,讓台灣經濟轉骨。因此,當政府提出前瞻性計畫的構想時,我們認為這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執政者要切記避免各單位又將過去或現行的一些計畫永新瓶裝舊酒的方式來呈現。

在總統認為台灣產業結構急需轉型的當下,台灣的公司法也準備修法因應產業結構調整與新經濟模式的出現。姑且不論大眾對於公司法是否了解,一個觀察行政機關是否正是總統承諾的指標是「公司法的翻修幅度」。若公司法僅是「小幅」翻修,我們根本不用期待台灣的產業結構會有「轉骨」的可能。因為「轉骨」必定是大幅度的。過去掌管台灣廠商政策的經濟部,這些年來已浪費許多人民的血汗錢,讓台灣廠商的競爭力持續探底。若經濟部在公司法的修法態度上,不思索如何大幅翻修新的公司法使其具有前瞻性,就是漠視蔡英文總統對選民的承諾。

再者,「新農業」是五大創新產業後被加入的重要目標之一,然而,近來台灣水庫因蓄水量不足,使得經濟部水利署於本月21日協調農委會於桃園、石門、新竹、苗栗水利會全灌區及臺中水利會大安溪下灌區(山腳、苑裡及日南工作站範圍)開放農民得於今年放寬申報兩期稻作休耕補貼,以減低農業用水需求。我們想問的是,若行政部門真的知道到小英總統或林全院長對新農業的重視,就不應限水的時候都是農業優先。就效率的角度而言,台灣多的是毛利率比農業低的廠商,但農業卻先休耕,經濟部的資源調度是無效率的。就分配的角度來看,只關心廠商的經濟部來調配水資源也是不公平的。我們期待農委會主委可以提醒經濟部長要切記總統的承諾,莫讓農委會成為農業萎縮委員會。

由上述討論可知,小英總統對選民的承諾與行政執行單位的作法是有極大矛盾的。五加二的產業計畫能否成功讓台灣轉骨,「前瞻性」的基礎建設絕對是關鍵。最重要的是,小英總統要給台灣人的願景「創新、就業、分配」。我們希望,經濟部不要讓總統的政見只能夢裡相見。


台灣新聞
社區新聞
美國新聞
國際新聞
中國新聞
財經新聞
體育新聞
科技新聞
評論專欄
健康新聞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