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1996年創立以來,由美國聯邦政府資助的自由亞洲電台(Radio Free Asia,RFA)將於10月31日起首次中止新聞業務,將裁撤數十名僅存新聞人員,關閉土耳其伊斯坦堡(Istanbul)、緬甸仰光(Yangon)等辦事處,並停止針對中國、越南、北韓、緬甸和柬埔寨的多語新聞服務。 自由亞洲電台如同當時美國對東歐鐵幕開展的自由歐洲電台一樣,是冷戰時期的產物。1951年,美國中央情報局創建了自由亞洲委員會(Committee for Free Asia),總部設於美國舊金山,同時開播了自由亞洲電台,目的是針對東亞與東南亞進行反共宣傳,遏止赤色勢力擴張。然而自由亞洲電台開播後,中央情報局才意識到中國大陸少有私人的無線電接收機,根據CIA在1960年12月發布的《共產中國廣播管理局》研究報告,文中明確指出: 「據一個消息來源報告,1948年全國約有200萬台收音機,到1957年底可能增至400多萬台以上,其中大多數是戰前日製或從蘇聯集團國家進口的舊設備,儘管國內生產明顯增加。」 中國學者的研究也提供了佐證。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廣播網建設文檔顯示,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全國約有約100萬台收音機,且大多數分布在東北、華北、華東的中上層人家手中,勞動人民擁有的極少。該報告指出,截至廣播收聽網決定頒佈前後,新添加的收音機估計只有1至1.5萬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