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最愛網
會員中心 贊助提供 徵求志工 線上電台 優惠精品 合作夥伴 關於我們 連絡我們
 
         
  首頁 > 影音網>邱彰 🌲長庚文化養生村觀後感—-恐怖之至
邱彰 🌲長庚文化養生村觀後感—-恐怖之至

[原著]

[Tsiwanus]於2025-11-22 23:57:06上傳[]

 

邱彰

🌲長庚文化養生村觀後感—-恐怖之至

昨天陪爸媽跑了一趟「長庚文化養生村」。
說真的,光是從新店到那裡的路程,就足以讓人理解什麼叫「暮年生活前置考驗」。

🚊 先搭綠線捷運,再轉黃線,再換桃園機場捷運,然後到桃園轉運站乾坐四十分鐘等長庚接駁車。

整段旅程超過兩個小時——這還只是「去」而已。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如果住在這裡,家人想看你一眼,大概得先經過一場迷你版的「Amazing Race」。

🚌 接駁車來時,我以為終於可以鬆口氣,沒想到才踏上車,下一秒卻像被丟進一部「頭文字D:長庚篇」的實境秀。

司機大哥的轉彎弧度,大到我懷疑他是不是以為車上載的是高齡漂移同好會。

這台車不像我曾搭乘過的台大癌醫、振興醫院的接駁車「每人必須有座位」的規範,而是照公車模式——能站就站,能抓就抓。

也正因為這樣,我遇到了這趟旅程裡最溫柔的一幕。

一位99歲的阿公,拄著拐杖搖搖晃晃的上了車卻沒有座位。

我當時心裡一緊,起來把位子讓給他,讓他坐在我媽咪的旁邊。

他坐下來後,我們就這樣聊起來。

聊居住、聊伙食、聊他在這裡住了二十幾年的日子。

我媽問他網路上說的「餐餐都一樣」是不是真的。

他淡淡地說:「好不好吃都一樣,不想吃就餓肚子。」這句話聽起來像開玩笑,但落在心裡卻有點酸,有點無奈,也有點沉。😞

到了養生村,第一印象是「大」——地方真的寬敞、不擁擠。
空氣好、綠意滿,風大到能把我的風濕關節痛吹醒。

走在園區裡,你會發現路鋪得很平整,就是坡度有點挑戰性,畢竟人家就在山上。

我們是傍晚到的,整個養生村安靜得像被按了靜音鍵,明明人很多,卻互相不太交談。

接駁車上一車滿滿的老人,也不太打招呼;到了大廳也是各自安靜走過。

那份沉靜,帶著一種說不上來的孤單。

雖然距離桃園長庚醫院不遠,但也只有這一家醫院能選。

住宅裡有電爐能煮飯,但外出買菜不容易。

住戶年齡大多75歲以上。

你如果太年輕搬進去,真別以為自己是來度假——你可能會變成全村的小孩,替不同的爺爺奶奶跑腿、幫忙,過的是另一種「代替別家子女行孝」的生活。😅

園區附近還有高壓電纜,雖然大家都說「現代科技很安全」,但站在那裡抬頭看,心裡多少還是會浮起一絲介意。

離開前,在接駁車的等候區,被冷風吹了50分鐘,搞得後背肌肉痙攣,忍痛之餘,我納悶的想:不論在美國還是台灣,為什麼人一退休,就被默默地往偏遠地方送?
好像年紀大了就應該離開朋友、離開醫生、離開生活圈。
孩子想探望得舟車勞頓,老人自己也不方便。這樣真的比較「適合老」嗎?🤔

還是我們只是不敢把「孤單」講得太明白?

於是我打開手機,上網搜尋在市區的養生村,我覺得人老了更應該在自己熟悉、喜歡的環境好好享受生活才對。
我不想孤零零的在深山裡長命百歲,而是要在有生之年過著有品質的生活。

長庚文化養生村的環境是真的美:山、風、綠、空氣都好。
但它更像是一個「想安靜到讓世界從你身邊退開」的地方。
你如果還喜歡人味、喜歡生活的便利、喜歡看世界走動,那裡可能會讓你覺得自己提早進入半隱居模式。

老,其實不是慢下來。

老,是更清楚知道自己要怎麼生活。

老不是遠離 ,是更需要被靠近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