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給好友

首頁 > 台灣e名叫台灣


正名運動的起源-在日台灣人的國籍問題




在日本長期居留包括留學生的外國人、必須隨身攜帶「外國人登錄濟証明書」簡稱「外登証」、相當於台灣的國民身分証。「外登証」上除了有相片可供識別之外、還記載著持有人的國籍、出生年月日、居留資格、住所等等。而在日本的台灣人的國籍記載不是「台灣」也不是「中華民國」卻是「中國」。在日本的生活之中、最令筆者感到厭惡與憤怒的就是這項「外登証」上的國籍記載。筆者在1987年初次來到日本在新宿區役所領到「外登証」、看到自己的國籍被記載為「中國」時、馬上用生硬的日文比手劃腳地向區役所職員抗議。但區役所職員只推說這樣記載是中央政府的規定他們無權更改、但他們很可以理解台灣人與中國人的不同。在1987年時中國己開始對外開放、也開放中國人出國留學。中國人的言行舉止與台灣人完全不同、台灣人所拿的「外登証」上的記載卻與他們一樣是「中國」。台灣留學生因為「外登証」上被記載為中國、所以在租房子時也必須多費一番功夫來說明自己是台灣人而不是中國人。因為中國人多數不遵守契約的規定、往往呼朋引伴來共住、並大聲喧嘩也把環境弄得豬槽一樣、多數日本人房東不願把房子租給中國人。

  當然、對在日台灣人而言、被誤認為是中國人所帶來的不便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而己、不致於到無法忍受的程度。對在日台灣人而言最不能忍受的不是不便而是台灣人的尊嚴被踐踏。中國是全世界唯一揚言要對台灣發動戰爭的國家、也是台灣目前最具威脅的敵人。把台灣人的國籍記載為中國、正如同把自己的戶籍記在仇家的戶口名簿上。這種屈辱才是在日台灣人所最無法忍受的。全世界所有的文明國家、包括美國、法國、加拿大、韓國、德國等都將旅居在其國內的台灣人國籍記載為「台灣」、只有日本將台灣人的國籍記載為「中國」。筆者在日本生活十數年間、只聽過有零星的個人抗議此「外登証」上的國籍記載、從未聽過有組織性的抗議活動、當然更談不上由台灣政府向日本政府抗議一事。不僅在日台灣人、所有的台灣人的尊嚴都被拿在腳下踐踏、而包括政府的所有團體都冷漠不聞不問。

  筆者在就任在日台灣同鄉會會長第三年的2001年、在整個組織人事及向心力穩固之下、決心正面向在日台灣人「外登証」國籍記載問題挑戰。在日台灣同鄉會2001年6月11日正式組織一個命名為「正名運動小組」的編制外組織、其構成的成員包括筆者林建良(在日台灣同鄉會會長)、張杜信惠(在日台灣同鄉會常務理事)、連根藤(在日台灣同鄉會常務理事、台生報負責人)、翁述民(在日台灣同鄉會常務理事、醫師)、李孟哲(在日台灣同鄉會理事、東京台灣教會牧師)、陳明星(在日台灣同鄉會理事、川越台灣教會牧師)、高輝陽(在日台灣同鄉會理事、大阪國際大學教授)、張國興(在日台灣同鄉會理事、久留米大學教授)、曾齡儀(在日台灣同鄉會理事、東京大學大學院生)、薛格芳(在日台灣同鄉會理事、目白大學大學院生)、郭士麟(在日台灣同鄉會理事、法政大學大學院生)、(以上為當時之職位)共11名成員。

  當時我們決定的運動方針是以喚起日本輿論的注意為目標、因此採取快速而有效的團體署名方式向台灣政府陳情、要求台灣政府重視此事、並積極向日本政府交涉。此外、我們以遞交抗議文方式向日本政府做最嚴重的抗議。在正名運動小組組成之後、我們開始向在日本的各台灣團體及各大學的台灣留學生團體進行署名運動。此運動在不到二個星期之內就得到105個團體的署名支持、這包括了絕大多數的在日台灣團體。除了極少數的親中團體之外、我們得到了壓倒性的支持。在運動的過程中、有不少人向筆者表示、他們等待此運動己經好久了、這次終於有團體願意站出來領導在日台灣人共同奮鬥。

  我們在完成105團體的署名手續之後、以共同陳情的方式向台灣政府包括總統府、行政院、外交部、新聞局及駐日代表處正式在2001年7月5日提出陳情。在向台灣政府陳情的四天之後的7月9日、我們以最嚴正而強烈的文面向日本政府包括總理府及法務省提出抗議文、抗議日本政府黑白不分將台灣人的國籍記載為「中國」、我們並向日本政府表示、日本政府此種以蹂躪台灣人的尊嚴來取悅中國的舉動是對台灣人全體的侮辱、我們無法接受此等侮辱、並誓言抗爭到底(見附文)。在我們提出抗議文之後、我們同時也和台灣的有志之士們聯繫、要求他們由台灣也發起運動支持我們。當時積極回應我們的志士是身兼姚嘉文總統府資政特別助理及台灣獨立聯盟台北工作站負責人的主獻極先生及台灣獨立聯盟副秘書長的王康厚先生。他們在接到筆者要求支援的呼救之後、立刻採取積極的行動、在短短數天之內動員近百人向日本駐台代表機構「交流協會」示威抗議。在當天他們也同時向台灣的外交部及總統府陳情、要求政府重視此事並立即與日方交涉要求其將在日台灣人的國籍記載由「中國」改為「台灣」。

************************

陳  情  書

總統府、立法院、外交部、僑委會、台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
主旨:正名在日台灣人「外國人登錄証」國籍記載
說明:             

  在日本居留一年以上的外國人都有一張「外國人登錄証」、必須隨身攜帶。而在日台灣人的國籍欄上卻被寫為「中國」。

  當前在日本外國人的犯罪問題相當嚴重、其中中國人的犯罪率高達半數以上、並且多為殺人、打劫等極端兇惡的犯罪、在日本已造成極大的社會問題。然而多數守法的在日台灣人的「外國人登錄証」上的國籍欄卻與國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在日中國人完全一樣被記載為「中國」、這些讓在日台灣同鄉遭到許多誤解、也帶來很大的困擾。

  在此、我們要呼請政府透過外交管道向日本政府要求訂正此有損在日台灣人尊嚴也造成誤解與困擾的國籍記載。促其將台灣人的國籍欄正名為「台灣」以正視聽並還我台灣人尊嚴。

陳情單位 (依署名參加順序)
(詳見http://taioan.hp.infoseek.co.jp/list.htm

      陳情團體代表 在日台灣同鄉會會長 林建良

                2001年7月5日

*****************************************

抗 議 文
日本國 總理大臣 小泉純一郎殿
     法務大臣 森山 真弓殿 
(中文)

  日本政府完全不顧台灣人之意願、將在日台灣人所持外國人登錄証的國籍欄記載為「中國」。此不實記載讓生活在日本的在日台灣人受到許多不必要的誤解、也帶來難以忍受的精神折磨。雖有許多我台灣同胞向法務省入國管理局及各地市役所抗議並要求訂正、但都被以粗暴而高壓的態度打回、甚至以言詞侮辱我台灣人。日本政府此傲慢而無禮的態度深深地傷害了在日台灣人的感情、同時更侮辱了台灣的國格、這種無視於台灣人尊嚴傲慢作風、對全世界的台灣人而言都是無法容忍之事。 在此謹代表在日台灣人嚴正要求日本政府立即將此踐踏台灣人尊嚴之不實國籍記載修正、正名為「台灣」以還我台灣人的尊嚴。

       在日台灣同鄉會 會長 林 建 良  2001-7-9

************************************************

  當時的台灣政府外交部及總統府都立即有正面的回應、答應當日的領隊王康厚先生將積極向日方政府提出交涉並要求改正(見附文)。而日本交流協會則由當時的副秘書長小松道彥代表接受抗議書。當日小松道彥面對台灣媒體採訪時發表以下三點看法來表白日本政府的立場。他首先表示居住在台灣的人並不一定認為自己是台灣人、其次、台灣政府從來就不曾對日本政府把台灣人的國籍記載為「中國」抗議過、表示台灣政府也沒有異議。最後他強調民間團體的抗議不代表台灣人的心聲、日本政府不會接受。此三點聲明傲慢而沒有誠意、小松道彥雖在口頭上答應會接此事向日本中央政府報告、但其態度顯然是完全不把此正名之訴求當一回事。因此筆者再度以下文直接寄到交流協會向其抗議、並分送各有關單位。(見附文)

*************************************************

台灣外交部對於在日台灣人國籍問題之回答
寄信者:外交部
收信者:在日台灣同鄉會林會長建良
副本收信者:總統府秘書處•立法院秘書處•僑務委員會
       駐日日本代表處
附件:無
發文日期:中華民國90年7月11日
發文字號:外(90)亞太位一字第9012003511號

一、台端本(90)年6月18日及7月6日電子郵便與陳情書傳真敬悉。

二、台端熱愛台灣、致力爭取旅日國人尊嚴、殊值感佩。關於台端顴請政府透過外交管道要求日本政府更正旅日台灣人「外國人登錄証」國籍記載乙事、我國正式國號為「中華民國」、外國政府發給我國民之相關文件、其國籍欄依理均應記載為「中華民國」、然因國際政治現實等由、無邦交國家多無法以「中華民國」稱呼我國。日本對於兩岸關係迄仍墨守「一個中國」原則、對我旅日國人所發行文件均以「中國」記載國籍、本案本部及駐日人員與日本外務省或交流協會人員接觸時、曾向日方反映並要求改善、但日方始終答以「依法務省見解、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對於包括台灣在內之中國籍人士、日本政府一貫以『中國』記載其國籍、此一措施在日本與中共建交前後並無不同」等語。

三、本案實與提升我與日本關係事密不可分、本部將續併案洽促日本政府正視並改善對我政策、提高雙邊關係層次、並透過正式管道對日交涉、促使日方早日改善在「外國人登錄証」等文件上對我旅日國人之國籍記載、採取足以表明來自台灣之方式。請台端惠予轉知其他僑團、並結合僑界力量、對提升我與日本關係繼續鼎力協助。

外交部亞東大平洋司 敬啟

************************************

日本政府二度侮辱台灣人

   昨日感謝關心台灣人尊嚴的百名左右的台灣鄉親們到台北的日本交流協會為在日台灣人的國籍被記載為「中國」而抗議。根據七月十一日的「自立晚報」及七月十二日的「TAIWAN NEWS」報
載、代表日本立場的「交流協會」副秘書長小松向記者表示、「並不是所有居住在台灣的人民都認為自己是台灣人」、又言、當日的抗議只是少數聲音、不足以反映大多數的台灣人。此種說辭、不僅轉移了此問題的焦點、更再度侮辱了台灣人、正是典型的日本官僚狡猾而視台灣人尊嚴於無物的傲慢作風。

  日本政府將台灣人國籍記載為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民完全一樣為「中國」一事、與小松的說法完全無關。相信沒有任何台灣人民會認為自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民、而日本政府將在日台灣人的國籍粗暴地記載為「中國」、是強制台灣人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民。此無視事實與傷害台灣人感情的高傲態度、正也是我政府對日本軟弱作風的結果。

  當日、小松也提及台灣政府從來不曾抗議過此事、而外交部亞東太平洋司卻在七月十一日發給本會的外交公文「外(90)亞太一字第9012003511號」之中明確提及以下過程。謂、(本部及駐日人員與日本外務省或交流協會人員接觸時、曾向日方反映並要求改善、但日方始終答以「依法務省見解、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對於包括台灣在內的中國藉人士、日本政府一貫以「中國」記載其國籍、此一措施在日本與中共建交前後並無不同」等語。)

  外交部如確曾向日本政府提出以上交涉、就應該提出交涉記錄來反駁交流協會之說法。如提不出記錄、隨便說說、恐怕只會更被日方看扁、讓台灣政府面子掃地。

  日本政府如強辭說「一貫以「中國」記載在日台灣人國籍」、那麼這個「中國」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還是「中華民國」?外交部是否有責任究明此事。

  代表日本政府的交流協會、在台灣尚且以如此傲慢的態度來羞辱台灣人。他們如何對待在日台灣同胞、國人也許不難想像。

************************************************

  如眾所知、交流協會在名義上雖屬民間的財團法人、但事實上是相當於日本的駐台大使館。其內部人員絕大多數由日本政府的外務省及通產省派過來、而交流協會台北事務所所長也必然是外務省出身有大使經驗的高級官僚、其地位相當於日本的駐台大使。交流協會內部有關外交方面的工作則以總務部部長(秘書長)及總務部主任(副秘書長)為中心運作。小松道彥出身於外務省的中國課、外務省中國課有一別名叫「中國幫」 (China School)、因為中國課對中國政府言聽計從、不少外交案件中甚至為了討好中國而損害了日本的國家利益、因此「中國學校」在日本幾乎成為賣國賊的別名。中國課的最高階級是被派任為中國大使、依照慣例被派遣的大使人選要得到當地國的同意。中國課出身的外務省官僚為官僚為了自己將來的出路、多數不願得罪中國。中國也深知利用此弱點來對日本外務省官僚施壓。因此、就算站在日本的立場來看、這些外務官僚所維護的也不過是個人晉昇的利益而已、不見得是維護日本的國家利益、而如果談到台灣那就更不用說了。筆者認為、我們不需對派駐在台灣的日本外交官有太多的期待、不管表面上如何慇勤有禮、骨子裡他們沒有考量太多台日間的共同利益。他們只考慮如何不得罪中國、安穩地在台灣渡過這段任期。事實上小松道彥的妻子是台灣人、可是這點卻也無法讓外務省中國課官僚的他變得比較親台、日本的外務官僚僵化地近乎無可救藥。

  不過、在外交的攻防戰之中我們雖然必須嚴正地指出對方的傲慢與疏失、我們卻也有回過頭來反省自己的必要。小松道彥所指出的「不是住在台灣的人都認為自己是台灣人」、是一件讓我們極為痛心卻無法完全否認的事實、確實有不少台灣人自認為是「中國人」或者是「既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這些就是台灣人在思想上也被殖民地化、被中國化的結果。而事隔一年之後的2002年4月23日、日本自由黨眾議員西村真悟曾就在日台灣人的國籍記載問題在國會向法務大臣森山真弓提出質詢(見附文)。森山真弓針對此問題只淡淡地一句「台灣人的國籍記載為{中國}、是日本政府一貫的做法、此點在與台灣斷交之前就已如此」。也就是小松道彥與森山真弓都指出一個問題的根源、那就是在日台灣人的國籍之所以被記載為「中國」其真正的原因是來自於自稱為「中華民國」的台灣。日本的外國人登錄法上規定、外國人登錄証明書上記載必須忠實地依照護照上的事項記載。而台灣人所持的不是「台灣護照」而是「中華民國護照」、既是如此「中華民國」的簡稱就是「中國」、因此台灣人的國籍記載就被寫成「中國」。這個說法雖然合乎日本的法律、但卻不合情也不合理、因為持「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的中國人的「外登証」上的國籍記載也是「中國」。換句話、「中華民國」的國民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民被日本政府混成一團、都被簡稱為「中國」、完全無法區分。因此如駕照等其他在日台灣人的個人文件証明上的國籍記載也都寫為「中國」、根本看不出來是從台灣來的還是中國來的。而事實上、除了日本之外、世界各國的政府都將台灣人與中國人區分出來、也不會把台灣人的國籍寫成中國。這才合情合理、正如同Madein Taiwan 與 Made in China是完全不同的產品、沒有人會把 Made in Taiwan的東西寫成 Made in China、而台灣人更是道道地地 Made in Taiwan、而不是 Made in China、日本政府於情理上不該把台灣人的國籍記為「中國」。

**********************************************

§眾議院法務委員會有關台灣人外登証國籍表記之問答
日 時  平成14年(2002年)4月23日(火) 午前11時∼同45分
     (有關此項之問答是早上11時30分∼35分)

質問者  西村真悟議員(自由黨)
答弁者  森山真弓法務大臣

中譯:
西村議員 台灣出身者的外國人登錄証明書上所記載的不是台灣而是「中國」、這不是很奇怪?難道沒有違反「外國人登錄法」的精神。外國人登錄法的第1條、「對在本國居留的外國人實施登錄是為了明確化外國人之居住關係及身分關係、以公正地管理在留外國人為目的」。所謂「公正的管理」指的是基於事實之管理、無視於不符事實就是不公正的管理、這對站在日本國益上的判斷而言、也是錯誤的。特別是把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台灣混成一同、事實上對我國的國益是重大的判斷錯誤。外國人登錄法第4條上、「登錄的年月日」「出生的年月日」「國籍所在地之住所」「居住地」等、具體住在何處在登錄原簿都有記載。「中國」也可以指「中華人民共和國」也可以指「台灣」、這種作法不是太隨便?寫為「台灣」或「中國•台灣」、以表示與大陸的共產主義中國不同、這裡是民主主義的台灣、才與事實符合、也符合我國的國益。大臣以為如何

(筆者注:如標記為「中國•台灣」、筆者斷無法接受、這為筆者與西村真悟看法不同之處。)

森山法相 外國人登錄法之施行是在昭和27年(1952年)、那時以來、台灣出身者在外國人登錄上國籍欄都一貫以「中國」來表記。日中國交正常化是在昭和47年(1972年)9月、國交正常化之前後並沒有改變。我認為此國籍表記是妥當的。

西村議員 事實上、台灣與中國根本不一樣。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曾有效支配過台灣。台灣的人也不認為自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民。而且、我國是在昭和27年以後與台灣切斷邦交才與北京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的。從此事實也知道台灣與中國是不一樣的。根據此事實的「外國人登錄法」才是顯示我國的主體性。

  例如、我國與朝鮮半島的北韓沒有邦交、而事實上、我們也將來他們登錄為「北韓」。同樣地、雖然我們與台灣沒有邦交、根據事實台灣人就明確地登錄為「台灣」、才是外國人登錄法第一條所表示「公正的管理」之精神、這樣判斷才不會錯誤。有關此、以後我將再度提出。

西村真悟議員簡介 
昭和23年(1948)生於大阪。、故西村榮一民社黨委員長之3男。
京都大學法學部畢業。
平成5年(1993年)、初次當選(現在第3任)。
曾任防衛政務次官。(2002年4月23日)

*************************************************

  然而話雖如此、可是日本是個一板一眼、重視法紀的國家。在法律上日本政府既站得住腳、那麼我們似乎就該朝真正問題的核心著手、而這個問題的核心就是台灣所存在的「中華民國」體制、但是從日本要直接挑戰「中華民國」體制又鞭長莫及。話說回來、日本政府將台灣人的國籍記載寫成「中國」也正如同刻意為我們凸顯出來「中華民國」體制所存在的矛盾。當時我們覺得這個議題可以喚醒日本國民重視台灣的存在、又可以向台灣政府挑戰「中華民國」體制的正當性、值得全力抗爭。當時筆者才將此命名為「台灣正名運動」、期待的不只是解決在日台灣人的國籍記載問題而已、而是更根本的「中華民國」體制問題。

  在日本的「正名運動」的推動過程中、有許多日本人第一次聽到在日台灣人的國籍記載被寫為「中國」、他們認為「台灣人」與「中國人」完全不同、如何國籍記載會同樣是「中國」?他們覺得不可思議、也有許多人因而加入我們在日本的「正名運動」、與在日台灣人一起奮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以研究台灣的新銳學者組成的日本人團體「台灣研究論壇」、其中心人物則是代表的柚原正敬和事務局長的永山英樹。在2001年7月9日我們將105團體的署名抗議文遞交日本政府之後、我們也立即展開向日本外務省、總理府、各大傳播媒體的電話、傳真及電子郵件之抗議。我們的抗議引起了日本各大媒體的注目、包括朝日新聞、產經新聞、東京新聞、共同通信社都有大篇幅的報導。這也是第一次日本的全國性新聞對在日台灣人的國籍記載問題做如此詳細的報導、而這些報導讓許多日本人首次知道在日台灣人的國籍竟然被記載為「中國」、讓許多日本人覺得不可思議。(見附文)

  當時與筆者常常交換意見的產經新聞台北支局長矢島誠司為此事特別從台北打電話給在日本的筆者、矢島誠司忠告筆者、「對日本政府採取此種強硬而又公開的抗議手段往往會得到反效果、如果真想要將在日台灣人的國籍記載由『中國』變更為『台灣』的話、應該用較軟性的訴求、並且最好不要太過於張揚、要靜靜地在水面下進行」等語。矢島誠司語重心長、態度相當懇切、是真心地為在日台灣人的尊嚴著想。筆者當時對矢島誠司的忠告深深感激、但筆者並沒有採納矢島誠司的意見。筆者回答他、「這個問題的核心所在是台灣本身、日本政府之所以將在日台灣人的國籍記載為『中國』是因為台灣自稱為『中華民國』所致、『正名運動』的最終目標是把『中華民國』改成『台灣』、如能達到此目標在日台灣人的國籍記載問題也自然會得到解決。在日本發起『正名運動』是因為這是個簡單直接而又容易被接受的訴求、我們期望激化並擴大這個運動、期望此運動能傳回台灣、那才是我們真正的主戰場」。當時矢島誠司對筆者的看法也深表贊同、對筆者也豉勵再三。幾乎在同時、實際已經以實際行動支援在日台灣同鄉會發起的「正名運動」的台灣獨立建國聯盟副秘書長王康厚也向筆者提起、「建良、這個運動在日本做,事倍功半相當辛苦、運動的中心應該在台灣才是正題也才能直接攻向核心」。我完全贊同康厚兄的看法、隨後他與王獻極成立「511正名運動聯盟」共同策劃及動員。由王康厚及王獻極接手後的「正名運動」的規模之大、震撼力之強烈、及影響層面之廣泛深遠則是大家有目共睹、不勞筆者在此多言。



 

推薦給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