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給好友

首頁 > 台灣e名叫台灣


台灣之父 李登輝




2002年12月15日、來自日本各界的有志之士在東京正式成立了「日本李登輝之友會」。

  我們知道李登輝先生就如同那一代的台灣人一樣、受日本教育也深具「嚴謹、刻苦」的「日本精神」。然而「日本精神」一語、其實在日本原本並不存在。此語由受過日本教育的台灣人口中所述、而最近逆輸入到日本、對日本人而言「日本精神」一語反倒是一個重新發現自己的新奇刺激。而在日本人的心目中、最符合這句來自台灣的「日本精神」一語之人物、非李登輝先生莫屬。李登輝先生不僅是日本人心目中、「日本精神」的代表、同時也是啟發日本人回頭來檢視自己的「日本精神」最大的刺激。

  2001年四月李登輝先生訪日就醫之前、日本政府遲遲不發給李先生簽証、前述的日本人團體「台灣研究論壇」的事務局長永山英樹先生、主動發起向外務省靜坐示威抗議。當時有許多平時根本不曾參與過此類活動的學生、家庭主婦、大學教授們、也一起舉起牌子向外務省吶喊抗議、抗議日本政府對李登輝先生的無禮舉動。他們與在日台僑並肩作戰要求發給李登輝先生簽証、也要求日本政府以更尊重的態度迎接李先生來日本。這場抗議由早上十點到晚上八點、持續了三天、直到第三天日本政府宣布發給李先生簽証。隨後「台灣研究論壇」又與「在日台灣同鄉會」共同發起迎接李登輝先生之活動。我們共動員了千人到關西機場迎接。其中有一半是日本人、他們揮舞著日本國旗及綠色的台灣旗。當看到李登輝先生的座車通過、李登輝先生搖下車窗向大家揮手時、許多人情不自禁地流下熱淚。看到李先生再度踏上日本的國土感動了無數的日本人。這種對外國前元首所表現出來的感情及敬意、在日本史無前例、相信將來也不可能再有。

  李登輝先生在日本所受到的敬愛及景仰超乎一般台灣人的想像。有史以來、從來沒有何一個外國的前元首受到日本國家打從內心深處發出來的敬愛。而何以李登輝先生如此受日本人敬重?何以他們會敬重一個外國元首超過自己的國家元首?理由很簡單、因為他們在李登輝先生身上看到了在日本喪失己久的「武士道」精神。他們看到了一個兼具文學、史學、哲學素養、刻苦克己、有透徹豁達的死生觀、無畏無懼的「武士」就存在於李登輝先生身上。筆者認為這己足以解釋所有日本人對李登輝的感情。日本人敬愛李先生、期待李先生能喚起在日本社會失去己久的「武士道精神」、「日本精神」。

  台灣有幸在李登輝先生領導之下完成了民主的程序、擁有李登輝先生本身就是台灣的驕傲。他身上所有的「武士道精神」其實也是當前台灣社會所最需要的堅忍不拔、平實無華、為公忘私的精神。希望兼備「台灣精神」與「日本精神」的李登輝先生、能引導後輩的我們、為台灣走出一條更有自信的路。

  在2002年8月的東京世台會結束之後、筆者開始籌備「日本李登輝之友會」。日本的知識階層把李登輝先生封上一個「哲人政治家」的封號、有不少學術界的泰斗在公開的場合或媒體言論上稱李登輝先生是一個「現存的偉人」。這種發自內心的敬愛、與蔣介石獨裁專制地命令人民要稱他「民族救星」的鴨霸作風相比、我們就可以知道台灣人的領導者與中國人的領導者有多麼不同。在近代史上大概也只有李登輝先生一人有此魅力得到如此真心的尊崇。李登輝先生不僅是「台灣之父」而且也堪稱是「台灣之寶」、因此筆者在多數日本友人的催促之下、決定在身為「在日台灣同鄉會」會長最後一年的任期中將「日本李登輝之友會」組織起來。筆者在八月中旬邀拓殖大學教授•黃文雄、台灣研究論壇代表•柚原正敬、台灣研究論壇事務局長•永山英樹、產經新聞販賣局次長•柴田真佐、正論雜誌總務部長•大內保治、計六人組成「日本李登輝之友會籌備事務局」、由筆者負責召集及主持會議。

  在經過三個月的籌劃之後、共有約五百位全日本的財界、學界、醫界、政界知名人士擔任發起人共同發起此會。「日本李登輝之友會」尚未成立之前即廣受日本各界注意、日本第一大報「讀賣新聞」更在第二版以極大的篇幅做事前的報道。12月15日的成立大會於日本東京大倉大飯店舉行、當日共有一千四百人左右參加、會場壯觀而盛大。在成立大會上先選出日本最受尊敬的文化重鎮阿川弘之先生為會長、拓殖大學總長小田村四郎先生、京都大學教授中西輝政先生、日本前駐泰國大使岡崎久彥先生、Bridgestone輪胎會長石井公一郎先生為副會長、事務局長則由柚原正敬擔任。其餘共有五位常務理事及七十位理事、幾乎包括日本所有保守陣營的著名人士。這個會一誕生就已馬上成為日本最有力量的親台民間團體、對台灣的對日民間外交增加了不少力量。當日台灣方面的貴賓除了、「李登輝之友會總會」會長黃崑虎先生之外、還有國策顧問黃昭堂先生、駐日代表羅福全先生、台聯副秘書長陳鴻基先生等人參加盛會、並向「日本李登輝之友會」表達台灣方面的謝意及祝意。

  成立大會在發表完人事後即進行紀念演講、由李登輝先生本人在台灣透過視訊向日本各界發表「台灣精神與日本精神」之演講。演講中李登輝先生以「武士道精神」來做為「日本精神」的核心價值、他同時豉勵日本該回復其民族自信心、尋回日本社會舊有崇高的道德間、讓嚴謹、勤勉、清潔、克苦、有紀律的日本精神再度顯現、也再度成為一個有勇氣有責任而又值得尊敬的亞洲國家、與台灣共同捍衛東亞之安定與和平。李登輝先生又提到「台灣精神」就是肯吃苦、勇敢面對挑戰的拓荒精神。「台灣精神」上進、求新、求變的地方正好與「日本精神」嚴謹、守法、保守之處互補、也因此台日兩個民族的感情也始終深厚而融和、得以長久維持互敬互愛。李登輝先生最後提到地將完完全全地奉獻自己的餘生給自己最愛的台灣。李前總統演講完之後、全場人士站起來熱烈豉掌、有相當多數日本人更感動地流下眼淚。他們事後告訴筆者、從來沒有一個外國的前元首能對日本文化理解得如此透徹、又能對日本做友善而理性的建言、並且可以深深地打動日本人的心、他們很羨慕台灣能擁有這樣一個偉大的人物。事後台灣研究論壇事務局長以日文寫了一篇「親台派大終結」由筆者將之翻譯成中文。(見附文)

*************************************************

親台派大集結–「日本李登輝之友會」

         永山英樹 (「日本李登輝友ソ會」理事兼事務局次長)

   12月15日、來自日本各界的有志之士在東京正式成立了「日本李登輝之友會」。本會是由日本各親台灣團體集結力量而組成的會、若稱之為「台灣之友會」也不為過、然而我們認為冠李登輝先生之名有其無可取代的意義。

  日本的有識之士多數認為如果沒有李登輝先生、台灣不可能有今天的民主成就。從日本來看台灣、李先生是唯一有資格稱為「民主之父」「台灣之父」的政治家、也是「文明國家•台灣」的象徵性人物、是台灣最能引以為傲的存在。而對日本而言、李先生更是台日交流最大的功勞者、年輕世代的日本人可以說多數是透過其言論而對台灣有所瞭解的。如果不是李先生不斷地向日本社會強調台灣的主體性及其有別於中國的存在、可能日本人會受騙於蔣介石政權以來主張與中國統一的宣傳、而支持台灣被中國併吞也說不定。他的「台日命運共同體」之理念、僅深具地政學上的意義、更是深層的心與心的交流。對日本人而言、李先生不是一般外國的政治家或前總統、而是台日親善的象徵、也是日本的恩人。

  台日斷交後之所以仍能維持良好的關係、可以說完全依賴著老一世代的台灣人。他們對歷史有所理解、與日本人之間也有著相當的信賴關係及親近感。他們的情誼、日本人必須感謝也必須回報。李登輝先生正是這一代台灣人的代表、只是這個世代的台灣人已漸退出台灣社會的第一線、我深深擔心在李登輝世代的台灣人完全引退後、台日兩國會漸行漸遠。基於這樣的憂慮、為了繼續維持台日間的友誼、並讓其更加發展、我們才積極以李登輝先生之名而創立本會。「日本李登輝之友會」會長阿川弘之先生更直接指出本會的目的是「向台灣報恩」、此言說出了所有會員的心聲。

  創立本會之前、我們沒有做太多的宣傳、然而在成立大會當日、卻聚集了1400名包括日本政、財、學各界的知名人士及大學生們。這讓日本的媒體記者們大吃一驚、也再度確認了李登輝先生在日本人心目中的地位與魅力。大會中、李先生以視訊方式發表演講、講題為「台灣精神與日本精神」、指出台日兩國之間傳統精神的優越性及類似性。與會人士、被李先生高深的歷史及哲學素養深深吸引、也對其格局之寬廣與深遠所折服。李先生最後提到「我會將餘生完全奉獻給台灣、而對日本豉勵也是我的使命之一」。此言、讓會場感動不已、如雷的掌聲之中、多人流下了熱淚。日本人在李登輝先生身上看到了「台灣」、也深刻感受台灣對日本的友情。

  在成立大會後的懇親會中、呂秀蓮副總統以視訊發表演講又是一個高潮、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台灣的現任元首直接向日本各界發表演說。這位勇敢而又正直的台灣女性政治家、在大會中率直地建議日本該制定「台灣關係法」、早日與台灣諦結自由貿易協定(FTA)、促成台日兩國人民之間免簽証地往來、也提出與日本共同組成保障太平洋和平與安全的包括防衛、政治、經濟、文化的太平洋民主國家聯盟的構想。呂到總統極富遠見的構想、贏得滿場的喝采。

  「日本李登輝之友會」將本李先生所言「兩國在文化上及價值觀上的親近感」為基礎、全力推動兩國國民之間之相互理解。本會的支部從沖繩到北海道遍及全日本、在成立之初、就已是日本最大的對台民間交流團體。我們將強化地方支部組織、透過日本民間的力量直接要求選舉區的國會議員推動與台灣建交。因此我們除了在日本全國透過演講會、音樂會、討論會之外、我們將定期發行刊物及電子雜誌、深入日本各角落、喚起日本國民、讓所有的日本人知道、日本有個如此可貴的朋友「台灣」。而台灣正受到中國的威脅與國際的孤立、現在正是日本積極回報台灣的時候了。




 

推薦給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