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給好友

首頁 > 台灣e名叫台灣


台灣與中國、既不同文也不同種




在台灣有一個很錯誤的觀念廣法地存在台灣社會之中、那就是「台灣人也是華人」「台灣人與中國人同文同種」「台灣人也是炎黃子孫」。這個想法甚至存在於多數民進黨政治人物的腦海中、也因此陳水扁總統才有去中國「尋根」的荒謬想法。這些想法的伸衍、就是「台灣沒有自己的文化、台灣的文化通通是由中國來的」、而最終台灣人也因此在中國之前產生種族及文化的自卑意識、從而讓「大中國主義」有在台灣橫行的空間。

  當然這是戰後蔣介石政權強加在台灣人身上奴化教育的結果、不過筆者也為台灣人自己停止思考凍結自己的大腦深感悲哀。台灣人是不是「炎黃子孫」、只要想想最老牌的台灣人•原住民就可以知道。原住民的種族、語言、文化及生活樣式完全與中國的中原文化不相干、台灣的教育、把原住民也包括在原本就不存在的圖騰人物「炎帝與黃帝」的子孫中、這等於無視於台灣原住民文化傳統及種族尊嚴的侮辱行為、何以台灣人對此極其簡單的道理毫無自覺?「炎黃子孫」的神話正如同「龍的傳人」一樣、是中國人意圖強調自己種族的優越意識所創造出來的圖騰、這其中充滿了「華夷意識」的岐視思維、是「大漢沙文主義」的具體反映。

  且不論「漢民族」本身是不是一個單一民族、還是只是一個「使用漢字的民族」的抽象概念、多數原住民以外的台灣人自認為是漢民族、自認為是「炎黃子孫」卻是一個事實。這點連台灣的知識分子也存在、所以才有「台灣四百年史」的說法。台灣的歷史當然不只四百年、從屏東、台東出土的台灣古物就可以知道台灣的歷史超過一萬年、「台灣四百年史」指的是與中國發生接觸以後歷史、這個說法佛彷是說與中國接觸之前的歷史都不算歷史、與中國文化無關的文化都不算文化。台灣人誤以為自己也是漢民族、誤以為自己的祖先完全是由中國來的意識之下、而貶低了四百年前就已存在的台灣文化、也不知道多數的台灣平地人原來是平埔族後裔、台灣人無形中侮辱了自己也侮辱了自己的祖先。

  台灣正式在世界歷史上登場與外界發生接觸的確是從十六世紀開始、而當然那之前台灣就存在多數的文化與語言、生活樣式也從漁村、農耕到狩獵文化都具備。當時的台灣己具多種族、多元性的社會背景、但各民族由於語言文化不同而各據一方、並沒有整體的國家模式出現。而最早對台灣有興趣、也試與台灣接觸的並非荷蘭人、更不是中國(當時該稱為清國)、而是日本。日本戰國時代統一全國實際掌握大權的丰臣秀吉在西元1593年派遣使節到台灣、使節攜帶丰臣秀吉親筆寫的書信要傳達給「高山國王」、期能與台灣往來並建立貿易關係、這是外界與台灣接觸的最早的歷史文件。但當時台灣當然並不存在一個支配全台灣的國家體制、也就沒有「高山國王」的存在、日本的使節只好把丰臣秀吉的親筆信又帶回日本、這封信後來落到「加賀潘」的前田家、而代代相傳下來。丰臣秀吉死後取得政權的德川家康也對台灣深感與趣、而在1609年派人到台灣東海岸探險、1615年則從長崎派軍試圖在台灣建立據點、但遭受暴風雨而全軍覆沒。儘管如此、日本還是有不少商人當時到距離日本最近的北台灣做生意、這些日本人有一部分就定居於台灣成為台灣人一部分。

  台灣的苦難是由十七世紀當時惡名昭彰的荷蘭東印度公司企圖在台灣建立貿易據點而開始。荷蘭人於1624年登陸台南安平建立城堡、開始支配台灣南部、這也是台灣首次遭受外來政權的統治。當時殘暴的荷蘭人對台灣原住民加課重稅、略奪原住民的鹿皮輸住日本。同時為了開墾農地種植甘薯而從中國南部輸入農奴、而這也是台灣首次發生與中國的關連。荷蘭人對外族統治的冷血與殘忍由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才從荷蘭魔掌中逃出獨立的印尼歷史就可以知道。荷蘭人在1624到1661年38年統治之間、遭受不少次不堪忍受暴政而起來抗暴的台灣住民反亂。荷蘭人對台灣的統治能力在日漸低下之時、被當時在中國福建活動的武裝海盜集團鄭成功的部隊所擊敗、而在1661年撒離台灣、台灣則由新的外來政權所接管。

  鄭成功出生於日本九州長崎平戶、父親是福建出身的鄭芝龍、母親是日本人。鄭芝龍當時是出沒於中國沿海地區的海盜集團頭目、也就是當時的「倭寇」。鄭芝龍後來在清國政權之下歸順、而鄭成功則打著「反清復明」的旗號、繼承其父傳下來的海盜事業。由於當時清朝禁止海上貿易、期能杜絕海盜集團的「商機」、以防犯海盜勢力擴大、因此鄭成功將目標轉移到台灣。鄭成功攻下台灣之後、將台灣改名為「東都」後又改名為「東寧」自任為「東寧國王」。他在台灣的開拓採兵農合一的「屯田制」、因此也引入一些由福建過來的兵員、而其對台灣的開發也局限於台灣的南部。鄭成功正如同後來戰後霸據台灣的蔣介石一樣、只把台灣當成是一時的據點、無心經營台灣一心想打回中國。鄭成功在不久之後死亡、其子及其孫繼承其「東寧國王」後由於內部的紛爭及統治無能、不久即敗給了清國的軍隊、結束鄭氏王朝對台灣24年間統治。

  清朝在1683年滅絕了鄭氏王朝之後、在1684年將台灣的西部沿岸地區劃為「福建省台灣府」成為清朝版圖的一部分。然而當時清朝把台灣視為「鳥不語、花不香」的化外之地、形式上雖為清朝的版圖、實際上採取放任政策。之所以清朝要拿下台灣、當時主要的動機不過是擔心台灣成為海盜基地去騷擾中國沿岸而已。也因此清朝對台灣採取嚴格的「海禁」政策、禁止中國沿岸的住民渡海到台灣、此舉主要的目的是要抑止台灣人口增殖、以免成為反亂中國之禍害。清朝這種視台灣為毒瘤的態度在領有台灣二百多年間始終沒有改變、這個態度可以在清朝處理「牡丹社事件」中得到証明。1871年、琉球的宮古島居民漂流到台灣南部、其中一些人被當時牡丹社部落的台灣原住民所殺害。日本政府當時向清朝抗議、並要求賠償。可是清朝當時的回答是、「台灣為化外之地、台灣的住民為化外之民、與清國毫無關係」。也就是當時清國把台灣當成無主之地、日本政府也由於清朝這種拒絕承認台灣為其領土的態度、為保護日本居民而出兵攻打牡丹社、並在台灣駐兵一段時間。當時清朝對此日本的軍事行為不聞不問、毫無反應。由「牡丹社事件」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知道、清朝並不認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由上述歷史可知、台灣存在的所謂「漢人」、不過是一部分荷蘭人從中國南部引進來的農奴、一部分是鄭成功為實施「屯田制」而引進的兵員及一部分突破清朝的「海禁」偷渡到台灣來的偷渡客而已。這些人的數目始終沒有超過台灣的原住民、只是台灣住民的少數而己。而且不管是農好也好、兵員也好、冒險主義的偷渡客也好、絕大多數都是男性。他們的後代當然不會是純粹的「漢人」、而是與台灣原住民的混血民族。這也就是「有唐山公、沒有山媽」的道理。在台灣稱得上所謂「漢人」的也不過是戰後隨蔣介石政權一起來台灣的「外省人」而已、其餘的台灣人絕大多數是原住民或與原住民混血的子孫。而今日台灣的統計把原住民人口只劃為區區百分之二、實在是荒謬至極。

  何以台灣人會變成「漢人」?何以台灣原住民變成「少數」?何以原本居住在平原的農耕民族•平埔族會「消失」?這些謎題的答案其實就在於台灣人的民族性上。台灣人原本是屬「馬來波利尼西亞系」的海洋民族、這個民族的特性就是樂天知命、善良敦厚卻又講求實利、個性隨和卻大而化之、輕輕采采、再加上此民族又細分為無數語言文化不同的部落、也因此從來就不曾存在過一體的台灣人意識、更談不上國家意識、因為到現在為上台灣從來不曾是一個國家。在清朝及日治時代把台灣人分為「生蕃」「熟蕃」「漢人」以不同待遇統治。當時所謂「漢人」就是受漢字文化影響較深的族群。因為這三種大族群在字面上看就知道有相當的種族岐視的成分在裡面、所以「生蕃」想盡方法要歸類為「熟蕃」、也就是稍受漢化的原住民、而「熟蕃」即想盡方法要歸類為「漢人」以取得更高的社會地位。而其最終的結果就是當時居住於平原地區屬於農耕民族的「熟蕃」平埔族通通變成所謂的「漢人」、而整個種族消失於無形。這些都源自於我們的祖先樂天又大而化之、結果才導致整個種族消失。而雖如此到目前台灣還是存留不少平埔族的生活習慣、如吃檳榔、喜慶時吃油飯、拜「石頭公」、拜「樹頭」通通是台灣原住民平埔族的文化之一、此外台灣歌謠平緩柔和的「平埔調」及有多以「社」為名的地名都屬平埔族的遺物。很可惜的是多數戰前就居住在台灣的台灣人誤認為自己的祖先是從中國過來、甚至對原住民有岐視的態度、自認為是「漢民族」、而存在著意識上的優越感、這才真正的是「數典忘祖」對不起我們原住民的老祖宗。根據沈建德教授的調查、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台灣人有原住民的基因遺傳。此外最近馬偕醫院血液科主任林媽利醫師所發表的論文中、則顯示台灣人的基因與漢民族無關、反而與越族較為接近。這兩位學者分別從歷史統計文獻及生物科技上的研究有一個共通的結論、那就是除了戰後隨蔣介石政權移住到台灣的所謂「外省人」之外、台灣人多數是原住民與中國南方越族之混血新興民族、根本不是什麼「漢人」更談不上與「炎黃子孫」「龍的傳人」的神話有任何瓜葛。

  台灣人因族為缺乏「台灣意識」而容易被外族同化的例子到現在還存在、在日本的台灣人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目前在日本的台灣人約有十三萬人、其中歸化為日本籍的約為十萬人。歸化日本籍的台灣人家庭、由於父母親本身的台灣意識不強、家庭內就順著子女們說日文、因此台灣人的子女絕大多數不會說台灣話也不會說北京話、家庭內及家庭外的生活用語完全是日文。再加上台灣人在外形與日本人類似、在日本出生長大的台灣人子孫也不願意讓他人知道自己的父母親是台灣人、其行為舉止及語言完全日本化、自己也不覺得是台灣人的後代。此情形經過兩三代之後、其民族記憶完全消失也無從知道自己的父祖之輩是從台灣來的、他們也以為自己與台灣毫不相干。現在台灣人多數認為自己是「漢人」是「炎黃子孫」也正如同在日本多數台灣人的後代自認為是「大和民族」一樣、其根源完全來自台灣人的實利心態、及台灣意識從未真正在台灣成形生根之故。

  台灣人自認為是從中國來的「漢人」、也使得「台灣人與中國人是同文同種」的神話在台灣有一定的市場、甚至許多本土派的學者也深信此神話、而這也成為中國併吞台灣的口實之一。如果台灣真的與中國同文同種、那麼中國帶給台灣的禍害可能更大、我們只要參考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奧地利與德國的例子就知道。

  奧地利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於1918年建國。奧地利有百分之九十五是屬目爾曼民族所使用的語言是日爾曼語、與鄰國的德國完全相同、因此奧、德兩國的確可稱為「同文同種」的國家。當時奧地利國內有強烈主張與德國合併的政治勢力、正如同目前台灣國民黨「一個中國」或親民黨「一中屋頂」的主張、其政治主張的根源就是「同文同種」。這種政治主張終於在1938年誘發希特勒的納粹德國進軍奧地利、在1938年3月10日以武力強行併吞奧地利、奧地利到1945年5月德國降服之前、完全喪失主權、在希特勒獨裁政權的鐵拳下過著悲慘的日子。台灣人難道愚昧到無法從這個類似的例子中學習到什麼教訓?台灣在本土化政權誕生之後何以仍在教育上繼續這種可能讓台灣亡國亡種的「炎黃子孫」「台灣與中國是同文同種」的神話教育?民進黨內包括陳水扁本人對台灣歷史的無知、對台灣民族的冷漠才是造成他有「回中國尋根」荒謬妄想的最大原因。而台灣人對台灣民族的無知正使得宋楚瑜、馬英九之流的中國打手有在台灣猖狂的空間、台灣人豈能不自覺?

  以下是筆者好友、永山英樹所寫的文章、原文是日文由筆者翻譯成中文、曾刊登在自由時報上。永山英樹曾到中國山西太原留學、本身也通中文、對中國及台灣雙方的歷史文化都有相當的造詣。以一個第三國的日本人、來看中國與台灣的不同、也許可以給我們一個更客觀的參考。


********************************************

從日本看台灣民族的優越性

           日本台灣研究論壇 事務局長 永山英樹

  台灣總統府秘書長陳師孟於2002年8月30日表示、我國沒有所謂「一個中國」政策、更不承認「一個中國」原則。此發言除了是對陳水扁總統的「一邊一國論」再度確認之外、更清楚地向國際社會表達了台灣政府的立場。身為外國人的我們、有時候常弄不清楚自稱中華民國的台灣與自稱屬於中華民族的台灣人、最終是不是不再堅持自己的主權獨立而投向中國的懷抱?

  在日本有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只要曾去過中國留學的日本人絕大多數都變成「反中派」、而曾到台灣留學的日本人幾乎沒有例外地成為「親台派」。我本人也在十幾年前到中國留學過、而後在偶然的機會去台灣旅行。讓我驚訝地是自稱是「第二個中國」的台灣社會與中國是那麼地不一樣。我無法相信台灣人與中國人是同一個種族。我所看到的台灣人、不僅正直開朗、同時也親切理性、台灣人的文化水準及公德心更是中國人所望塵莫及、從那時、我變成一個死忠的「哈台族」。

  從那時起我開始研究台灣、而最讓我感興趣的就是台灣人的「民族姓」。我很好奇為什麼台灣的教科書教育自己的下一代是「中華民族」、而實際上台灣人與中國人卻如此不同。我的結論一言以蔽之是「台灣民族」完全不同於「中華民族」、我認為「中華民族」只是一個文化上的概念存在、而台灣人及台灣社會顯然立足於與中國不同的文化及文明。  當然我理解台灣的傳統民間文化的大部分是來自於中國。然而台灣在發展成近代國家的過程中、其社會文化毋寧說更接近日本。而這不僅是從體制及價值觀來看而己、我更要強調的是、台灣人的文明意識、思想素養、禮儀及行為舉上都與日本人很接近。當然、這正如同日本受歐美影響而近代化一樣、台灣人在日治五十年間也深受日本影響而近代化。

  戰前的日本被國際社會稱許為是一流國家、而台灣人在終戰時也具備一流國民的文明資質。很可惜的是戰後世代的台灣人對這些事實似乎完全不知道。根據李筱峰教授所著「林茂生、陳火斤和他們的時代」一書中所描述、1945年8月終戰到10月國府軍進駐之間的「政治真空期」中、台灣人自發地將全島的治安維持地近乎完美、令人驚嘆。這點對其他的民族而言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堪稱是人類歷史上的奇跡。在那段無政府狀態的期間、台灣人如果是「中華民族」的話、相信台灣早成為土匪叢生、燒殺掠奪的人間地獄了。蔣介石據台之後、對台灣人施行「中國人化」的教育改造政策、也因此目前的台灣社會也到處可見中國式的傲慢及非理性的價值觀。然而台灣人在921震災中所表現出來的秩序及團結心感動了全世界、從這點我也再度確認了「台灣文明」並沒有消失、「台灣文明」仍存在於台灣社會。

  實際上在台灣被稱為「外省人」的族群也比大陸的元祖中國人更為文明、這顯然是受台灣人同化之影響。依筆者的看法、戰後國民黨政府試著要把台灣人「中國人化」、可是在台灣的中國人卻也被「台灣人化」。很顯然、「台灣文明」的影響力勝過中國式的人治政治。光從文明的角度來思考就可以知道、只靠中國文化的主導是不可能將台灣由「人治社會」轉換為「法治社會」的。此外、台灣人與中國人相異的「民族性」也不全然只是受近代日本文明之影響、在日治時代之前移民開拓期的歷史也是一因。根據沈建德教授的「台灣常識」中的統計學說及其他遺傳基因的調查中可知、多數台灣人有著原住民的遺傳、台灣的民族性也有著平埔族善良純樸的性格。

  我深信、只要台灣人能自覺自己是有別於「中華民族」的存在、就有可能形成真正的「台灣民族」、以「台灣民族」為主體的台灣也將成為比現在更有尊嚴的國家。戰後的台灣世代受中國化洗腦教育的影響迷惑於「歷史悠久、國土廣大」的中國神話、因此對台灣沒有自信、甚至以為自己是中國人。以一個研究台灣文化的外國人眼光看來、這實在是荒唐至極。要知道絕大多數的先進國家都比中國年輕、國土也比中國小、而卻都創造了比中國更富裕安定的文明社會。事實上、台灣就是最好的例子。

  台灣人擁有這麼優秀的文明、卻自甘降格為「中華民族」、也許只能以卑屈的「殖民地根性」來解釋。筆者認為台灣人需要早日洞察出自己是「中國式奴化教育」下的犧牲品、同時更有見識看破統派媒體操作情報及製造新聞、把台灣推向中國的陰謀手段。

  目前日本政府將在日台灣人外國人登錄証上的國籍記載為「中國」。吾等「台灣研究論壇」響應在「日台灣同鄉會」林建良會長之號召、共同參與「台灣正名運動」要求我日本政府將在日台灣人的國籍記載為「台灣」。而在此運動中、我覺得日本政府將台灣人國籍記為「中國」的原因、其實正出於台灣本身。日本政府就以「台灣叫自己是Republic of China、台灣人也自認為是中國人」之說辭來推卸責任、日本政府如此、日本民間也誤以為台灣是中國的地方政權、難道台灣人對這不感到屈辱?

我要高呼、「台灣人、請對自己有信心、請不要自甘墮落為中國人。」






 

推薦給好友